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4篇
航空   267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64篇
航天   1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健康状态预测是从系统层面保证航天器在轨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针对机电类关键部件存在性能退化过程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无监督聚类与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的航天器健康状态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航天器单部件多维参数的高维时域特征,通过PCA方法将高维特征融合为反映部件运行状态的健康因子,再结合无监督聚类算法识别出故障的不同演化阶段,最后采用LSTM网络分别对各退化阶段构建其健康状态演化预测模型,实现对航天器部件健康状态预测.本文以控制系统关键部件控制力矩陀螺(CMG)为例对上述算法进行试验验证,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02.
针对65 nm体硅CMOS工艺触发器链,利用脉冲激光研究了敏感节点间距、加固结构和测试数据类型等因素对电路的单粒子翻转效应(SEU)敏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敏感节点间距增大可有效提高双互锁存(dual interlocked storage cell,DICE)结构触发器链的抗SEU性能,但当敏感节点间距较大(如>4....  相似文献   
403.
态势估计技术及其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百川 《航天电子对抗》2004,(3):61-64,F003
态势估计根据功能划分为态势觉察、态势理解、态势预测三级。由于态势元素的层次性 ,可以使用多级多层黑板模型构建态势估计系统。态势觉察为态势估计过程提炼态势元素 ,用到的技术有事件提取和分群技术。高层态势估计 (态势理解、态势预测 )需要详尽的态势知识库描述特定战场态势的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 ,需选择适合应用领域的态势推理算法 ,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简单可行 ;当前研究热点是规划识别系统和贝叶斯网络。  相似文献   
404.
大型客机涡扇发动机动力特性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伟伟  颜洪  聂智军  马涂亮  梁益华 《航空学报》2019,40(1):522428-522428
机体/发动机干扰问题是现代大型客机设计中必须考虑和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商用和in-house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都是通过在发动机进气口设置质量流量比,排气口和外涵道设置总温比/总压比,建立动力特性模型来等效模拟机体/发动机干扰流场。在现有动力特性模型基础上,借鉴特征边界思想,将外涵道指定为特征边界,建立了一种新的发动机动力特性模型。采用轴对称超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模型、轴对称涡轮动力模型以及某型客机带发动机模型对两种动力特性模型进行了系统的验证和确认,结果表明:两种发动机动力特性模型均能很好地模拟涡扇发动机动力效应,且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说明了两种动力特性模型的正确性、可靠性以及工程适用性。此外,所建立的新动力特性模型特别适合于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动力效应模拟,且可以在外涵道总温比、总压比等参数未知的情形下,评估发动机的动力特性,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更广泛。  相似文献   
405.
本文研究了风切变对超低空无人驾驶飞机近地平飞纵向运动特性的影响,给出了带和不带自动驾驶仪时考虑风切变的飞机纵向扰动运动方程,计算出不同参数变化时特征根轨迹和扰动运动过渡过程曲线,揭示出有关风切变参数、飞机速度静稳定性参数和自动驾驶仪参数对飞机纵向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6.
飞机结构的耐久性与损伤容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结构设计思想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经历了从静强度、动强度、疲劳强度到断裂强度的变化过程,耐久性/损伤容限设计是当前飞机结构设计规范的核心方法.本文归纳了飞机结构设计思想的发展历程,重点讨论了耐久性/损伤容限设计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助于深入理解该设计思想的本质.  相似文献   
407.
AUSM+格式的改进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为了提高AUSM 格式对流场计算中激波和剪切流的分辨率,减小数值振荡和激波后数值过冲问题,本文在原有AUSM 格式的基础上经过数值研究分析,对AUSM 格式进行了声速、特征马赫数的处理方式,对网格界面马赫数等进行了改进,并用改进后的AUSM 格式求解了含有脱体激波、斜激波、剪切流、膨胀扇、及湍流边界层等流动特征的复杂流动.经典型算例检验证实,改进后的AUSM 格式对激波和剪切流的分辨率得到了加强,求解的准确性和收敛性有一定的提高.改进后的AUSM 格式继承了原AUSM 格式优点,计算处理问题能力增强,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亚声、跨声和高超声流动的工程实际问题中.  相似文献   
408.
厘米级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主要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厘米级微型涡轮发动机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厘米级微型涡轮发动机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3个大小级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年来对中等大小级别(直径6cm)微型涡轮发动机开展了系统的研究。本文给出了各主要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微型涡轮发动机总体设计技术,微流动实验及CFD技术,高速微转子动力学。微型涡轮、压气机、燃烧室等部件设计,微型涡轮发动机试车等。  相似文献   
409.
无隔道进气道反设计及附面层排除机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梁德旺  李博 《航空学报》2005,26(3):286-289
采用"照片三维复原技术"对某型飞机无隔道进气道/前机身进行了几何重构,然后用N-S方程对机身/进气道内外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进气道内外流场的马赫数分布和鼓包表面的压力分布,分析了无隔道进气道排移附面层的机理。结果表明:该飞机进气道在鼓包顶点有一个起始压缩角,波后为等熵压缩面。研究认为,无隔道进气道的设计机理是在鼓包压缩面上形成一个中间高、两侧低的压力分布,在该压力梯度的作用下来流附面层被推向两侧并被排除。  相似文献   
410.
某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内二次流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德旺  李博 《推进技术》2005,26(2):139-143
对某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将固壁面压力分布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表明数值模拟方法正确,结果可信。分析了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场的波系结构以及进气道(含隔离段)内二次流特征。给出了外压缩波系下的角涡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在侧壁与压缩面相交角区形成为逆时针方向角涡,角涡的形成、发展与近壁激波/侧壁附面层干扰以及压缩面有关。分析了隔离段中的激波的反射状况,提出了隔离段二次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在隔离段进口附近存在一分离区。隔离段内二次涡的形成、发展和消失由上下壁面的压差,激波的移动方向(波后气流的横向流动)等决定。研究还表明对于高超声速进气道即使是二元进气道,也要关注二次涡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