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503篇
航天技术   29篇
综合类   57篇
航天   1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10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71.
672.
673.
674.
转子偏心引起的气流激振力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诱发转子失稳。分析了叶轮偏心引起转子失稳的机理和特点。以Jeffcott转子为例,利用Routh-Hurwitz准则讨论了叶轮偏心转子失稳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支承刚度的不对称和大阻尼比都将提高转子稳定性的门槛值。提出了叶轮偏心转子失稳门槛值的计算方法,建立了优化模型,通过优化转子系统的支承刚度和直径提高了系统的失稳门槛值。计算实例表明了该方法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5.
摩擦阻尼减振设计中的局部滑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文凯  高德平 《航空学报》2006,27(5):805-809
采用干摩擦阻尼器可以有效抑制系统的振动。在摩擦阻尼减振分析中引入局部滑动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摩擦阻尼抑制振动的机理。采用局部滑动模型,建立了阻尼器在局部滑动阶段阻尼力与振动位移之间的关系,按照能量等效原则,将阻尼器的刚度、阻尼进行等效并引入振动系统中,发展了带摩擦阻尼系统的振动响应分析方法。通过对带摩擦阻尼器平板叶片的振动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阻尼器在局部滑动阶段,对系统振动的抑制有明显的效果,并且适当施加正压力能使系统在共振状态下的响应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67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飞行动态实时预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传统Back-Propagation网络(简称BP网络)收敛速度慢、网络灵敏度过高和隐含层数难以确定等缺陷,提出一个改进型BP网络,提高了网络预测的实时性和精确性;然后将之应用到飞行动态预测问题上,充分发挥网络模型的学习、记忆和动态自适应性的优势,力图解决飞行器轨迹的描述和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677.
为了给一种迎风开门式的辅助动力系统(APU)进气系统设计提供参考,采用基于后缘线轮廓及面积变化规律的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对唇边顺滑修型,可以与唇口的锯齿前缘配合形成斜向下的进口段,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进口形状、前缘面曲率和喉道位置这三个特征参数对此类大转折APU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APU进气道损失主要来自于分离损失,进口形状主要影响导流面转折程度和进气道内压力梯度变化,前缘面曲率影响了分离区的尺度和强度,其中,前缘面曲率对出口气动性能影响较大,在设计状态下,适当增大前缘面曲率可使得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增大0.81%。在后缘面曲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安排进口形状、前缘面曲率和喉道位置,可有效推迟分离的发生,减弱分离区强度。另外,在正攻角和侧滑状态下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678.
679.
6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