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30篇
航空   244篇
航天技术   71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8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介绍了一个在PC/104总线基础上采用数字闭环技术实现的交、直流精密程控电源,详述了组成数字闭环的硬件原理框图和PID控制算法。该程控电源轻便,可完成电压表、电流表的现场检定,也可配合其他标准设备完成电测仪器的检定。  相似文献   
142.
采用液相浸渍还原法将Ni渗入C/SiC复合材料,用SEM、XRD技术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组成.采用热膨胀仪和激光脉冲导热仪对材料的热膨胀和热扩散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在复合材料内部呈颗粒聚集体态,CVD SiC涂层过程中,Ni与SiC基体反应生成Ni2Si.渗Ni后复合材料线胀系数变化趋势在200~700℃内与C/SiC原料的一致,800℃出现肩峰;再经沉积SiC涂层后线胀系数增大,但整体变化趋势仍与原料的一致.渗Ni后材料的热扩散系数明显高于C/SiC材料.Ni的渗入对C/SiC复合材料的三点弯曲强度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3.
近十年来,美国科技界对寻找地球外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美国行星际协会一直在大力支持这项研究活动。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布鲁斯·默里博士认为,寻找地外文明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而且在今天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里,人类已有能力探测到来自宇宙中其它文明星球的射电信号。但在目前,地球大气层内人造的无线电噪音正在日益增加,预计在今后10~20年内,将可能使地球上的接收机无法探测到来自其他  相似文献   
144.
基于DNC的刀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三级控制体结构DNC系统和刀具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的运行模式,并对刀具管理系统中的刀具编码、组件设计、信息传递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5.
阐述了实现航空相机与导航系统交联的总线接口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总线接口可以接收ARINC561总线、ARINC429总线、ARINC407总线和接收发送RS-422总线数据。试验证明,系统运行稳定,数据接收准确,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46.
LQG与动态逆方法在飞控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动态逆系统方法对受控对象模型依赖性强,而飞行器模型不确定性高等特点,采用LQG与动态逆相结合的方法,为某飞行器侧向模态设计控制律。将系统分为内外2个回路,内回路采用动态逆,外回路采用LQC技术进行综合,仿真研究表明,该综合方法不仅能够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而且能为系统提供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7.
对靶面为圆弧面的单孔前缘冲击流量系数进行了实验测量,通过改变进气横流和单孔射流间的速比大小来模拟一排冲击孔中各孔实际所感受横流的不同。研究了孔雷诺数和进气横流速比对流量系数的影响,孔雷诺数范围:1.5×104~4.0×104,横流速比范围:0~0.3。结果显示冲击孔流量系数随孔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增幅7%左右;随横流速比的增大而线性减小,最大减幅15%左右。由实验数据得到了冲击孔流量系数分别与孔雷诺数和横流速比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8.
单孔复合角气膜冷却的流动与传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吹风比M=1.0和2.0的工况下,分别用五孔针和热电偶测量了流向倾角α为30°和60°、侧向倾角β为30°和45°以及喷孔出口扇形角γ为0°和30°的复合角气膜冷却的流场和温度场,首次在实验中发现复合角射流下游存在一强一弱反向旋转的纵向耦合涡结构,其流向速度U/U∞和无因次温度θ的等值线均呈不对称腰子形。α、β、γ以及M的变化均将对流场和温度场产生影响。扇形孔射流具有较宽的气膜覆盖区域,能够有效地降低旋涡强度,具有比圆孔高得多的冷却效率。  相似文献   
149.
低速大尺寸传热风洞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行航空发动机内特别是叶轮机械内的边界层、传热和气膜冷却研究,设计、建造了大尺寸低速回流式风洞。描述了风洞结构和设计中考虑的主要问题。风洞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试验段中的气流达到很高的均匀度,不用紊流发生器时可达到很低的紊流度,试验板上的边界层参数和换热系数都和公认的关系式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0.
在大尺寸低速线性叶栅风洞上进行实验,采用放大的叶片模型,测量了涡轮工作叶片表面不同位置单排气膜孔的气膜冷却效率,研究了孔排位置、吹风比及来流雷诺数的影响。试验叶片表面上开有8排气膜孔,其中吸力面2排,前缘区3排,压力面3排。实验的参数变化范围是:基于叶片弦长的来流雷诺数250000~450000,吹风比0 5~2 5。结果表明,由于气膜孔排位置的不同,其下游冷却效率受来流雷诺数及吹风比影响的变化趋势也有所不同,孔排位置一定时,冷却效率主要由吹风比决定。该实验结果对涡轮叶片型面气膜冷却的实际工程设计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