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238篇
航天技术   44篇
综合类   53篇
航天   1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1.
晶须增韧陶瓷的微裂纹演化及本构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作者改进的等效夹杂理论研究了含随机分布晶须和微裂纹陶瓷的微裂纹演化及由其引起的材料本构非线性,定量计算了热残余应变、晶须含量及尺寸比的影响,对材料的微裂纹演化及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2.
活性焊剂对钛合金焊缝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自制的钛合金活性焊剂FT - 0 1进行焊接工艺试验 ,对焊接过程中焊缝形貌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所得试验结果为活性焊剂焊接过程中焊缝形貌特点的机理分析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93.
94.
95.
40多年来,民用航空业的不断发展,极大地降低了航空事故的发生率。这是航空业各方面发展、改进的结果。首先,现代飞机设计的安全剩余度和可靠性要比早期飞机高得多,单纯由机械故障引起的事故很少。其次,飞行员(机组)操作程序也有了很大改善,几乎所有的工作变成了常规例行工作,只要按规定的工作程序单执行即  相似文献   
96.
非结构网格上Euler方程有限体积解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二维非结构三角形网格上Euler方程有限体积解法的格点格式进行了一些改进,重点在于提高数值解的精度,细致处理人工粘性项的尺度因子以及对该项建立适当的边界条件;发展一种新的基于最长边剖分的三角形网格自适应加密方法。采取多步Runge—Kutta格式推进、当地时间步长、隐式残值光顺等措施加速迭代收敛。文末给出的数值结果非常接近于参考文献中结构网格上的结果,验证了所发展数值方法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97.
磁扩散电弧运动图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弧等离子体与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一直在低温等离子领域受到关注。为了获得比较均匀的大面积直流电弧等离子流,设计了一种利用外磁场驱动电弧旋转的等离子发生器。利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大气压条件下氩电弧等离子体在弧室中的运动情况,得到了典型的螺旋型电弧照片,分析了外部磁场对电弧运动形状、电弧电压的影响和弧根附近的气流扰动情况,认为磁场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导致电弧形状多样性和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而阴极烧蚀引起了弧根区气流扰动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98.
为了提高涡轴发动机在直升机飞行状态突变时的响应速度,提出一种基于需用功率预测的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控制方 法。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对直升机需用功率影响最大的5个变量进行选取,并以这5个变量为输入量,根据多元拟合方法建立直 升机需用功率预测模型,基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采用预测需用功率信号在发动机控制回路的燃气涡轮转速指令位置进行前馈线 性补偿,设计了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控制方法。经过UH-60A综合仿真平台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综合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串 级PID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动力涡轮转速超调量或下垂量60%以上;相比加入总距前馈的控制方法,可以减小动力涡轮转速 超调量或下垂量20%以上;可以有效加快发动机响应速度,缩短发动机响应时间1 s以上,极大提高了发动机的稳定性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99.
欧空局2003年9月27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场使用阿里安5运载火箭发射了“小型先进技术研究任务”(SMART)1月球探测器。这是人类进人21世纪以来进行的第一次探月活动。  相似文献   
100.
高性能的俄罗斯液氧/煤油发动机NK-3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K—33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是由萨莫拉国家科研生产联合体——“TRUD”为俄罗斯N—1登月火箭研制生产的。这种四级型的 N—1火箭所使用的发动机均为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其中30台 NK—33发动机用于第一级,8台与 NK—33发动机类似而面积比更大的 NK—43发动机用于第二级,四台 NK—39发动机用于第三级,一台除带有常平座外类似于 NK—39发动机的 NK—31发动机用于第四级。所有上述的液氧/煤油发动机都是六十年代研制的,均采用一个富氧预燃室产生涡轮燃气,气氧与热煤油经过分级燃烧喷注器在8.964~15.169MPa 绝压下燃烧。NK—33、NK—43和 NK—39发动机可控制发动机簇的推力,并提供火箭的推力向量控制。由于采用高室压,NK—33发动机的设计实现了较高的性能和很轻的结构重量。富氧预燃室的采用,使得发动机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和燃烧稳定性。在预燃室中,全部的液氧以58:1的混合比燃烧,所产生的628.15K 的富氧燃气全部用来驱动涡轮泵的涡轮,然后进入喷注器和燃烧室。NK—33发动机的结构牢固可靠,可实现很高的泵出口压力和14.480MPa 绝压的高燃烧室压力,因此,其面积比可达27:1,可产生2913.57m/s 的海平面比冲和3274.1m/s 的真空比冲。气氧和热煤油喷注器可保证发动机推力降至23%推力水平时仍能稳定燃烧。各次试车之间,无需使用溶解剂清洗 NK—33发动机的零件,也没有发动机零件的碳化现象,这是由于取消了富燃料气发生器和降低推力室冷却套中的煤油温度的缘故。NK—33发动机在用于飞行计划以前进行了充分的试验,共进行了910多次试车,累积点火时间达211,800秒。研制和鉴定完成后,先后共交付了250台 NK—33发动机,可靠性指标达到0.996。已经证实,NK—33发动机是一种高性能的助推发动机。它结构牢固可靠;所采用的技术,到目前为止,未见于美国的发动机。NK—33发动机可凭借低成本和高飞行可靠性改进运载火箭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