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175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1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高压液氧试验台,先后对新研制的用于液氧涡轮泵的轴承和端面密封进行了运转试验,验证了其在液氧环境中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端面密封和轴承能够在液氧中安全可靠的工作。特别是端面密封,即使在气氧环境中干摩擦,也能安全工作5分钟以上。试验还证明:在液氧环境中即使由于某种原因局部产生了小火花,只要能量不是足够大,其能量就会很快被液氧吸收,从而使温度降低,火花熄灭,不会产生燃烧爆炸的危险。  相似文献   
72.
以运载火箭贮箱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贮箱故障诊断方法。根据贮箱的结构组成特点和制造流程,分析贮箱制造关键故障模式,建立故障源特征库;通过关键产品特性分析,确定贮箱的故障特征监控点;建立线性回归的故障源检测分析模型,利用线性最小偏差估计方法处理小样本采样数据,根据贡献度和敏感度分析检测故障源;最后针对检测出的故障源进行单值回归预控法分析,实现对故障源的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73.
一种新型深空探测样品封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样品进行真空封装是深空探测取样及返回任务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它能够成功维持样品成分原态。文章提出了一种能够符合我国深空探测任务的样品封装技术,其封装机构由复合式开合机构及火工锁紧机构组成,是一种极低漏率、高可靠的多层金属真空密封容器。通过对这种复合式开合机构和火工锁紧机构的特性方程的推导,对多层金属真空密封的材料匹配等机理的分析,确认这种新型的样品封装技术的原理是正确和可行的。最后对原理样机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封装机构的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样机的密封性能良好,设计具有创新性及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介绍了一种脱壳去毛利工艺,即用加热法去除电机转子硅钢片和铝导条边缘毛刺工艺的机理、参数及优点。  相似文献   
75.
1990年下半年,为了验证和鉴定为YF-23A原型机飞行试验而开发的几项新技术,诺思罗普/麦.道公司的两架YF-23A先进战术战斗机(ATF)原型机投放试飞,YF-23A飞行试验队为该试验计划研制了一种性能卓越的,费用低廉的实时地面数据站。为了满意ATF原型机飞行试验工作的需要,该地面站主要基于分布式数据处理的概念。尽管YF-23A地面数据站的核心是DSI公司的QUAD-7计算机系统,但安装在各种  相似文献   
76.
晶须增韧陶瓷的微裂纹演化及本构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作者改进的等效夹杂理论研究了含随机分布晶须和微裂纹陶瓷的微裂纹演化及由其引起的材料本构非线性,定量计算了热残余应变、晶须含量及尺寸比的影响,对材料的微裂纹演化及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7.
78.
79.
欧空局2003年9月27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场使用阿里安5运载火箭发射了“小型先进技术研究任务”(SMART)1月球探测器。这是人类进人21世纪以来进行的第一次探月活动。  相似文献   
80.
高性能的俄罗斯液氧/煤油发动机NK-3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K—33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是由萨莫拉国家科研生产联合体——“TRUD”为俄罗斯N—1登月火箭研制生产的。这种四级型的 N—1火箭所使用的发动机均为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其中30台 NK—33发动机用于第一级,8台与 NK—33发动机类似而面积比更大的 NK—43发动机用于第二级,四台 NK—39发动机用于第三级,一台除带有常平座外类似于 NK—39发动机的 NK—31发动机用于第四级。所有上述的液氧/煤油发动机都是六十年代研制的,均采用一个富氧预燃室产生涡轮燃气,气氧与热煤油经过分级燃烧喷注器在8.964~15.169MPa 绝压下燃烧。NK—33、NK—43和 NK—39发动机可控制发动机簇的推力,并提供火箭的推力向量控制。由于采用高室压,NK—33发动机的设计实现了较高的性能和很轻的结构重量。富氧预燃室的采用,使得发动机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和燃烧稳定性。在预燃室中,全部的液氧以58:1的混合比燃烧,所产生的628.15K 的富氧燃气全部用来驱动涡轮泵的涡轮,然后进入喷注器和燃烧室。NK—33发动机的结构牢固可靠,可实现很高的泵出口压力和14.480MPa 绝压的高燃烧室压力,因此,其面积比可达27:1,可产生2913.57m/s 的海平面比冲和3274.1m/s 的真空比冲。气氧和热煤油喷注器可保证发动机推力降至23%推力水平时仍能稳定燃烧。各次试车之间,无需使用溶解剂清洗 NK—33发动机的零件,也没有发动机零件的碳化现象,这是由于取消了富燃料气发生器和降低推力室冷却套中的煤油温度的缘故。NK—33发动机在用于飞行计划以前进行了充分的试验,共进行了910多次试车,累积点火时间达211,800秒。研制和鉴定完成后,先后共交付了250台 NK—33发动机,可靠性指标达到0.996。已经证实,NK—33发动机是一种高性能的助推发动机。它结构牢固可靠;所采用的技术,到目前为止,未见于美国的发动机。NK—33发动机可凭借低成本和高飞行可靠性改进运载火箭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