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59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新型的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已经显著改变了数字系统的设计过程,且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VHDL)在设计流程中的作用也日益显著。简要讨论在PLD的VHDL设计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以期提高VHDL编码的效率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52.
激光用于靶场测量具有测量精度高和单站独立定位等优点。由于在飞行目标上安装激光合作目标,激光跟踪测量始终是合作目标部位,这就避免了由于跟踪飞行体部位差异而引起的测量误差。因为是光学测量,光波长比无线电的厘米波还要短四个量级,因而对激光测距的大气折光修正和仰角折光修正要比无线电波的精确得多。我国首先在战略武器飞行体上加装角反射器激光合作目标,用激光测量其初始段或再入段飞行轨迹。我们从七十年代初就开始研究靶场激光测量,不仅在各种电影经纬仪上成功地加装了激光测距系统,在连续波微波雷达上也加装成功。对导弹目标的激光测距,在初始段  相似文献   
53.
针对机栽红外图像中运动弱小点目标检测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SO-GA训练参数的形态学滤波器.以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为主线,按PSO算法中标准的速度和位置更新,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采用新的区间离散化编码和自适应的主次式交叉与变异算子,将遗传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自动更新特征结合在一起,通过优化搜索全局空间获得形态学滤波器的最优参数,进而确保优化的形态学滤波器具有良好的滤波性及时效性.通过对低信噪比红外图像(SNR约为2)的测试,检测概率可以达到98%以上,与利用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训练结构元素后的Top-Hat形态学滤波器相比提高了2% ~3%.与GA算法相对,训练算法效能提高20%,提高了搜索最佳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54.
太阳帆航天器行星分段捕获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使太阳帆航天器行星捕获终端轨道要素同时满足目标工作轨道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分段捕获策略及相应的联合解析最优控制律。将整个捕获过程分为平面内、外轨道捕获两个阶段,给出了分段捕获控制策略,以降低轨道要素的耦合,并给出了分阶段对各轨道要素进行联合控制的解析最优控制律。对水星探测任务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用提出的太阳帆航天器行星分段捕获控制方法可得到满足目标工作轨道要求的捕获段转移轨道,同时解析控制律可实时根据当前的状态解算控制角,并对各轨道要素进行联合控制,适于未来的太阳帆航天器在轨自主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55.
再生主动冷却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热防护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探究冷却通道中弯管结构产生的二次流对碳氢燃料裂解与结焦特性的影响,使用S型圆管实验段进行了RP-3航空煤油超临界裂解结焦实验。重点考察了沿程壁温、产气率、气相产物分布以及S型管结焦沿程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由于S型管的结构特点,沿程壁温和结焦分布均呈现出与直管相迥异的特征。在两个弯道区域,离心力产生的二次流加剧湍流混合,强化了局部换热,导致壁温下降。结焦率在弯道结构处出现小幅度局部峰值,在出口温度为700℃时,第二个弯道处平均结焦率比中间直管段提高了101%~170%。这可能与弯道处对应的局部高温、输运作用增强和局部摩擦阻力的增大三者综合作用有关。此外,还发现S型管产气率比直管更高,在出口温度为700℃时提高了10.2%~14.9%。可能是弯管处内侧壁面附近的燃料受局部高温影响,裂解反应加剧,产气率增加。而S型管的特殊结构对裂解的反应路径无明显影响,因此气相产物分布与直管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6.
“超美洲豹”直升机液压地面油车是我国首创的一台既能作恒压变流量系统,又能作定流量液压系统使用的直升机地面油车。  相似文献   
57.
半人马座级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康维尔分公司研制的高能上面级,1963年首次发射成功。20年来,半人马座级与宇宙神和大力神助推级一起共发射了68次,其中宇宙神/半人马座火箭发射61次,大力神/半人马座火箭发射7次(图1)。宇宙神/半人马座火箭主要用来发射先进的通信卫星,包括20颗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32位嵌入式航空机载RISC微处理器NRS中断系统的体系结构;重点描述了片上中断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分析了中断系统的性能;并总结了适合于嵌入式高速响应中断的设计特色。  相似文献   
59.
机轮刹车系统是飞机上最重要的着陆减速系统,关系到飞机的安全起降,其核心是防滑刹车控制技术。飞机刹车过程包含了众多在控制领域具有挑战的问题(不确定性、强非线性和强时变性),如何在刹车过程中有效克服着陆中所涉及的地面摩擦、刹车盘力矩波动、起落架载荷变化和阵风等具有复杂非线性特征的干扰,实现对地面结合力的可控利用,将对提高飞机地面安全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飞机防滑刹车控制技术进行综述。简述了飞机机轮防滑刹车系统的作用、发展、基本控制原理和典型架构;从应用需求出发归纳了关键评价指标;以数学模型的形式描述了系统内的典型非线性环节和着陆环境中的扰动;按照飞机防滑控制技术发展的顺序,依次介绍讨论了开关式防滑控制、偏压调制式防滑控制、自适应防滑控制和智能防滑控制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从刹车控制律验证角度介绍了全数字仿真和试验方法。最后,结合刹车控制系统研制所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对本领域所涉及的技术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0.
介绍了一种基于成组技术和工艺流程的运载火箭舱段铆接装配生产线规划方法以及面向批产的生产组织模式。基于成组技术划分零件族,归纳产品典型装配工艺流程,以关键设备为核心,构建按照工序分工的舱段铆接装配生产线,优化工艺布局,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铆接装配作业模式,实现铆接装配车间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