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34篇
  免费   18503篇
  国内免费   12099篇
航空   80066篇
航天技术   17967篇
综合类   12543篇
航天   33260篇
  2024年   1119篇
  2023年   4510篇
  2022年   4927篇
  2021年   4461篇
  2020年   5328篇
  2019年   5796篇
  2018年   5501篇
  2017年   4117篇
  2016年   4709篇
  2015年   4428篇
  2014年   5870篇
  2013年   5590篇
  2012年   6415篇
  2011年   7216篇
  2010年   7041篇
  2009年   7111篇
  2008年   6661篇
  2007年   6076篇
  2006年   5695篇
  2005年   4723篇
  2004年   4239篇
  2003年   4034篇
  2002年   3377篇
  2001年   3162篇
  2000年   2583篇
  1999年   2215篇
  1998年   1472篇
  1997年   1377篇
  1996年   1381篇
  1995年   1394篇
  1994年   1481篇
  1993年   971篇
  1992年   957篇
  1991年   930篇
  1990年   809篇
  1989年   1030篇
  1988年   840篇
  1987年   781篇
  1986年   474篇
  1985年   571篇
  1984年   478篇
  1983年   511篇
  1982年   393篇
  1981年   453篇
  1980年   215篇
  1979年   151篇
  1978年   80篇
  1977年   47篇
  1976年   24篇
  1975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论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用人工脱粘层的研制过程,通过试验筛选了三种制作工艺,并采取技术措施完善了二次成型一次硫化工艺,生产状况和发动机试车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制作工艺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42.
一、前言 熔化的钎焊料借助毛细管作用在接头间隙中浸透,而形成“钎接接头”是钎焊的基本点,为此熔化的钎焊料必须很好地润湿接合的部件。在钎焊加热循环中全部待钎焊区域、被钎焊部件表面应防止氧化、渗碳或氮化,必须保持清洁。还要根据钎焊料合金元素的成分,来控制其挥发等等,总之控制钎焊气体介质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743.
基于Poisson模型的湍流退化图像多帧迭代复原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航天空间技术的发展,空中目标的成像探测研究越来越重要。受大气湍流的干扰,观测到的目标图像是严重模糊的。为了从观察到的多帧含噪的湍流退化图像中将目标原图像有效地恢复出来,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图像统计模型的图像复原算法。跟据图像Poisson概率模型建立了有关多帧图像数据的对数似然函数,通过极大化该对数似然函数,推导出了目标图像及各帧图像点扩展函数的迭代求解关系。同时。将点扩展函数的支持域等先验条件有效地加入到迭代计算过程中,以便快速地利用迭代技术将目标图像和各帧点扩展函数估计出来。该算法能用少数帧图像极大程度地恢复出目标图像。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恢复效果和可靠性,对在强噪声污染条件下的湍流退化图像进行了恢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空中目标湍流退化图像的复原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744.
黄诚  王燕萍  吕震宙 《宇航学报》2004,25(6):659-662
工程复杂随机结构的概率安全分析中,最重要的两个步骤是建立所有失效模式的极限状态方程和计算所建立极限状态方程的失效概率。一般来说大型复杂工程结构的极限状态方程都是隐式的,且当材料参数、结构参数和外载荷等均为随机变量时,极限状态方程均为非线性的,为此文中提出了建立真实复杂结构多模式隐式极限方程的等效方法。该方法对于单个极限状态方程采用在均值点展开成线性项和高次项修正的方式,在概率等效的基础上,建立起原非线性隐式极限状态方程的概率等效线性显式极限状态方程。当结构系统所有极限状态方程都建立了其等效显式线性极限状态方程后,即可利用可得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来计算结构系统的等效失效概率。所提方法被用于真实飞机结构翼身连接接头的强度刚度多模式可靠性分析,与迭代响应面法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并且所提方法可以与任何标准有限元程序相结合,而标准有限元程序是当今处理结构力学分析与设计的强有力的工具,文中方法提供了力学分析与概率安全分析相结合的合理连接,其应用前景将是十分广泛的。  相似文献   
745.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efficiency of ejecting waste generated by the life support system (LSS) of a manned spacecraft to reduce initial mass on low earth orbit. The spacecraft is used for a long-duration interplanetary mission and is equipped with either a chemical or a nuclear-thermal propulsion system. For this study we simulate an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for a given spacecraft maneuver. An impulsive approximation of the optimal interplanetary spacecraft trajectory is assumed, which allows us to reduce the general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to hierarchic structure of 'outer' and 'inner' subproblems. This structure is analyzed using the Pontryagin's Maximum principle. Numerical results, illustrating the efficiency of waste ejection are shown for typical Earth-Mars transfer trajectories. This results confirm in theory that using a waste ejection system makes an early manned Mars mission possible without having to design and build new, advanced biological LSS.  相似文献   
746.
简述了国外主要载人航天器的种类、技术参数和发展过程。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概况和主要技术指标,并分析了我国发展载人航天在科学、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7.
利用有限元方法逼近飞行器轨道主动段扰动引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赵东明  吴晓平 《宇航学报》2003,24(3):309-313
为了克服引力位系数模型计算飞行器轨道主动段扰动引力所存在的计算量大,并且难以进行实时计算的缺点,提出利用有限元内插的方法对主动段扰动引力进行逼近。根据有限元分析中区域剖分插值的原理,采用了对飞行器轨道周围有限范围的空间区域进行有限元剖分的方式,计算出各剖分单元每个顶点处的扰动引力,然后利用剖分单元各顶点的扰动引力分量内插出飞行器轨道点对应的扰动引力分量值。计算过程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快速、精确可靠地逼近飞行器轨道主动段扰动引力,满足了有关文献中所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748.
精度是战略导弹重要的战术技术指标。将余度技术引入捷联式惯性制导系统,组成了余度捷联惯性测量装置,然后采用适当的数据融合方法对惯性仪表冗余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大幅度减小了惯性仪表的测量误差。介绍了分析仪表误差对导弹命中精度影响程度的方法,最后的实例也证明采用余度技术后,制导误差确实大大减小,是提高导弹命中精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49.
The Active Rack Isolation System [ARIS]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Characterization Experiment, or ARIS-ICE for short, is a long duration microgravity characterization experiment aboard the ISS. The objective of the experiment is to fully characterize active microgravity performance of the first ARIS rack deployed on the ISS. Efficient ground and on-orbit command and data handling [C&DH] segments are the crux in achieving the challenging objectives of the mission. The objective of the paper i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C&DH architectures developed for ARIS-ICE, with the view that these architectures may serve as a model for future ISS microgravity payloads. Both ground and on-orbit segment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corresponding ISS C&DH systems are presented. The heart of the on-orbit segment is the ARIS-ICE Payload On-orbit Processor, ARIS-ICE POP for short. The POP manages communication with the ISS C&DH system and other ISS subsystems and payloads, enables automation of test/data collection sequences, and provides a wide range of utilities such as efficient file downlinks/uplinks, data post-processing, data compression and data storage.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architecture of the POP is presented and it is shown that the built-in functionality helps to dramatically streamline the efficiency of on-orbit operations. The ground segment has at its heart special ARIS-ICE Ground Support Equipment [GSE] software developed for the experiment. The software enables efficient command and file uplinks, and reconstruction and display of science telemetry packets. The GSE software architecture is discussed along with its interactions with ISS ground C&DH elements. A test sequence example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ground and on-orbit segments.  相似文献   
750.
某型无人直升机遥控系统BIT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内测试 (Built- In Test,简称 BIT)是一种能显著改善系统或设备测试性和诊断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文中研究如何在遥控系统中运用 BIT技术来提高其测试性 ,并提出了一种分层测试方案 ,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某型无人驾驶直升机 ,满足了遥控系统的测试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