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110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1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非线性飞行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泰勒级数展开方法设计了飞行器六自由度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通过对控制向量和输出向量的有限泰勒级数展开,确定闭环形式的控制输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适应控制项不完全或缺少控制项的病态情况,适当选择控制器的泰勒展开阶数可得到最优的控制结果,所设计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具有很好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02.
钛合金空心点阵是典型的承载–功能一体化结构,采用单轴拉伸方法,在不同温度、应变速率条件下测定TA15、TA32钛合金的超塑拉伸延伸率,最大延伸率分别达到1450%和950%,后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进行扩散连接试验。根据超塑拉伸和扩散连接试验,确定了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Superplastic forming/diffusion bonding,SPF/DB)的最佳工艺参数为:920℃/1.5~2.0 MPa/2 h,制备了不同构型和几何参数的TA15、TA32钛合金空心点阵结构件。采用平压方法和三点弯曲方法测定了钛合金空心点阵的力学性能,压缩和弯曲强度最大值分别达到23.83 MPa、596MPa,通过有限元和试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几何参数对钛合金空心点阵平压和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单面加热方法,研究了钛合金空心点阵结构的隔热性能,在400℃/1 h条件下,隔热温差达到276.3~310℃。  相似文献   
103.
李志强  赵冬  吴云柯  何鹏 《推进技术》2018,39(5):1051-1056
为了探明强旋流对钝体绕流旋涡脱落规律的影响,利用PIV速度场仪和高频动态压力传感器等测量仪器研究了强旋-V型钝体组合稳燃装置中旋流器出口安装位置对旋涡脱落频率和尾流流场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旋流器出口位置安装在钝体内部时,可获得较小的旋涡脱落频率。随着旋流器安装位置向钝体出口方向逐渐移动时,旋涡脱落频率增大。当旋流器出口置于钝体外部时,将破坏钝体剪切旋涡的几何特征,从而导致钝体旋涡脱落机制的改变。另外,当旋流体积流量控制在一定范围(0~1m~3/h)内,增大旋流流量有助于减小钝体绕流剪切旋涡的脱落频率,对比无旋流时的V型钝体绕流,当旋流流量为1m~3/h时,旋流器出口位置位于钝体尾缘内部1倍开口直径处的V型钝体绕流St数下降幅度最大,约为34.96%。一定范围内的旋流同样有利于扩大回流区,在旋流流量为0.5m~3/h时回流区长度达到最大,约为钝体开口直径的2.3倍。但当旋流体积流量过大时,将导致下游流动恶化,钝体的火焰稳定性能可能会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04.
针对钛合金风扇叶片磨抛加工中砂轮易磨损、工件表面易烧伤的问题,开展了钛合金材料磨抛加工性试验研究,主要考察砂轮选型、磨抛工艺参数等关键因素对钛合金材料磨抛加工性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工件表面加工质量(R_a0.8μm,表面无烧伤)的前提下,普通磨料砂轮GC46L10V磨抛加工钛合金的材料去除率和磨抛比分别可达5000mm~3/min和2.5,超硬磨料陶瓷结合剂CBN砂轮磨抛加工钛合金的材料去除率和磨抛比分别可达2000mm~3/min和4。基于研究结果,针对钛合金风扇叶片开展了砂带磨抛加工验证试验,工件加工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05.
利用小波时频信号分析技术来分离非平稳噪声,提高了残差中故障信息的信噪比.提出了智能信息融合故障检测新方法,应用模糊逻辑自适应调节无故障的模型参数,抑制残差中非平稳信号的增长;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故障分类器来消除非线性故障信号偏差对残差判决的影响,扩大了故障检测与隔离算法的适用范围.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技术性能优越,改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6.
表面再结晶对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和变形条件下,研究了二代单晶DD5合金的再结晶组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吹砂处理后的试样,在高于1050℃热处理后就出现了再结晶,初始再结晶以胞状组织呈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再结晶逐渐转变为再结晶晶粒层;干吹砂后的再结晶层明显比水吹砂的厚.研究发现,含有再结晶层试样的...  相似文献   
107.
柔性多点模具是由一系列高度可调的小冲头根据需要组合形成离散模具型面的模具系统.本文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针对某典型单曲率零件分析了弹性垫层以及回弹对成形过程的影响,并通过调整和优化模具外形包络面,使数值模拟的零件外形与目标零件外形吻合较好,为实际零件的成形和柔性多点模具型面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8.
铜中间层1420铝锂合金扩散连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铜作为中间层,对1420铝锂合金的固相扩散连接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扩散连接界面组织及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9.
以激光/电子束为代表的高能束流加工是航空装备研制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也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本文分别介绍了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在航空结构的焊接、增材制造、表面改性中的应用:激光/电子束焊接实现了飞行器大尺寸机身结构与航空发动机结构的整体化。激光/电子束增材制造实现了复杂结构的轻量化与快速成形,并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叶片修复。在表面改性方面,激光冲击强化大幅改善了航空结构的疲劳性能;超快激光可用于涡轮叶片气膜孔的高精度制备以及表面微纳功能结构的制备;电子束加工出的表面尖峰大幅提升了金属-复材接头的强度。最后,从新材料、新结构、加工过程质量监控这3个方向对高能束流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0.
氧氮混合气体在梯度磁场中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直接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了空气气流在梯度磁场中的氧浓度分布,利用DSMC模型将分子的碰撞和运动解耦,同时将磁场力简化为瞬间作用力,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模拟表明,磁场强度与梯度乘积由100T^2/m增加到800T^2/m时,氧浓度由0.762%增加到3.1%;而当温度由0℃升高到100℃时,氧浓度由0.78%减小到0.25%。另外,随着压力的变化氧浓度存在一个最大值,在模拟条件下,这个最大值出现在0.05MPa(绝对压力)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