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8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航空   987篇
航天技术   29篇
综合类   39篇
航天   8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含偶氮邻苯二甲腈基团酚醛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邻位酚醛树脂与邻苯二甲腈偶氮盐之间的偶合反应制备了带有邻苯二甲腈基团的新型高邻位酚醛树脂。结构中的腈基在加热条件下可以进行加成固化反应。通过相同方法制备了取代基团含量不同的酚醛树脂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高取代度为89%,随着取代度的增加树脂的分子量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固化过程中偶氮键在160~230%附近分解,腈基的加成固化出现在260~340%。与传统的酚醛树脂相比,固化后的树脂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更高的残碳率。  相似文献   
872.
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日本三菱气体化学公司生产的AR中间相沥青为原料,放入合适的不锈钢模具中,在高压釜中加热、加压。利用中间相沥青在热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轻组分挥发形成泡沫,在450℃制得了泡沫炭生料,再经炭化和石墨化处理后获得了由孔壁和韧带组成的三维网状结构的石墨泡沫炭。主要研究了升温速率和压力对泡沫炭孔结构的影响,考察了材料的导热性能。结果表明,升温速率以1℃/m in时泡沫炭孔的连通性比较好,压力越大孔径越小;经炭化后泡沫炭孔径略有收缩,孔壁结晶取向度比较完善;2 400℃石墨化后孔壁的结晶取向度得到了加强,形成了高度取向的石墨化结构,密度为0.3 g/cm3,热导率达到了32 W/(m.K)。  相似文献   
873.
碳密封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年来国内外碳密封材料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了概述。对碳密封材料进行了分类。介绍了碳密封材料的制作工艺。把高强石墨密封件与C/C复合材料密封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C/C复合材料密封件具有比高强石墨密封件高出3~6倍的弯曲强度,是未来空间领域中很有前途的一种摩擦密封材料。  相似文献   
874.
针对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测量与评定是国内外急待解决的问题,采用Talyscan150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对C/C复合材料和硬铝(LY12)切削表面粗糙度进行三维非接触测量。通过三维评定参数的对比,研究了C/C与LY12的切削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采用二维评定参数评定C/C的切削表面粗糙度将丢失表面的许多信息,三维评定参数可以更全面、更真实地表达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特征。C/C切削表面和LY12切削表面在峰态分布以及表面纹理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别。与LY12切削表面相比较,C/C切削表面有更多的深谷,而且表面没有明显的切削进给波纹。5q参数比5a参数能更好地表达复合材料切削时的纤维拔出与纤维露头的特征。  相似文献   
875.
通过预制体、复合工艺路线及参数的选择,进行了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涡轮泵用高性能C/C密封材料的研制,分析了预制体、复合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针刺无纬布为预制体,进行CVD碳、树脂碳和沥青碳致密,最高热处理温度为2 500℃,最终进行封孔处理所制备的C/C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良好,其密度为1.92g/cm^3,开孔率0.06%,轴向压缩强度232 MPa,轴向弯曲强度158 MPa,肖氏硬度为77.该密封材料构件成功通过液氧/煤油发动机热试车考核,显示出了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6.
研究了具有双边对称圆弧缺口(试样厚3 mm宽4 mm,缺口半径2 mm,缺口深0.6 mm)的二维正交编织C/SiC试样在室温空气中与高温真空下拉伸行;测量了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初始模量和电阻;并用SEM观察断口.结果表明,2D-C/SiC材料除室温下缺口试样的拉伸强度低于光滑试样外,高温下两者基本相当,两者都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也基本一致.高温下缺口试样拉伸强度与光滑试样相当说明,该材料对应力集中不敏感;室温时对应力集中敏感.缺口试样的断裂应变要远小于光滑试样的断裂应变.2D-C/SiC材料缺口试样基体裂纹开裂应力随着试验温度的上升逐渐增加.缺口试样的相当模量高于同一温度下光滑试样的弹性模量,两者都随着试验温度上升而增加,在1 100℃达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电阻表征的损伤大体上随载荷增加而增加,1 300℃和1 500℃条件下,较小载荷范围内有下降现象.从室温到1 500℃,所有断口中与载荷方向垂直的纤维束断裂面平整,平行于载荷方向的纤维束断面参差不齐.2D-C/SiC复合材料总体上仍属于脆性断裂,局部上有纤维或纤维束内小的纤维集团拔出,吸收了较多的能量,存在增韧机制.  相似文献   
877.
复合材料构件模具材料选择模糊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复合材料构件模具材料的计算机辅助决策,在分析研究复合材料构件模具材料选择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加权多因素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同时结合基于规则的推理(RBR)技术和权重动态调整技术,实现了具有一定自适应功能的复合材料构件模具材料选择模糊决策方法.实践表明,该决策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复合材料构件模具材料选用的快速智能化决策.  相似文献   
878.
塑料超声波焊接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焊接材料、工艺参数、焊接面连接形式等方面综述了塑料超声波焊接对焊接质量的影响规律。低熔点、高表面摩擦系数的材料容易进行焊接,焊接质量主要受焊接时间、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能筋及连接层的引入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并指出了塑料超声波焊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79.
论述了将关键特性统计过程控制法引入大型框类组件制造中的方案,以解决取消钻模后的装配协调问题,确定了制造关键特性树,给出了数字化制造中关键特性的控制方法。数字化制造及关键特性控制法使大型框类组件的制造技术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辅以数字化测量方法圆满解决了部件之间的协调问题。为大型框类组件的制造提供了一种新型制造方法。  相似文献   
880.
介绍了用圆柱谐振腔测量低损耗介质材料复介电常数的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可根据加载介质前后圆柱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计算出被测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ε′τ和损耗角正切tanδ。系统设计时,采用对固定尺寸的圆柱谐振腔进行扫频测量的方法,提高了测量精度;采用反相馈电和在腔壁开槽的方法来抑制干扰模式。用此系统对几种低损耗材料进行测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