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98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外综合X射线CT和DVC方法在运算电子器件、导弹引信、柔性电子、新型锂离子电池等电子产品力学参量测量中的成功应用。这种新的试验和测量方法不仅可以在无损的情况下对电子产品内部的力学场进行测量,还可以为开展基于真实结构的高保真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提供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在分析基于松弛迭代的粒子追踪测速法(relaxation method based particle tracking veloci metry,简称RMPTV)原理基础上指出其计算"孤粒子无匹配"的缺陷,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双向法则。对若干自定义流场图像对中第二帧图像实施点抹除和点添加来分别模拟"粒子无匹配"和噪音点,分别运用单向及包含双向法则的RM-PTV计算其粒子匹配,通过对匹配准确率η的分析发现:单向RM-PTV抗噪能力较强,但受"孤粒子无匹配"影响严重;而双向RM-PTV则能在保持单向算法的优点下准确地计算孤粒子无匹配问题。以空间率Pv=21.845的旋转流场为例:尽管噪音百分比μa的变化对准确率η无甚影响,但无匹配孤粒子百分比μd达到30%时,单向算法准确率降至80%左右;而采用双向算法,即使μa、μd值均为30%,η仍保持在95%。最后通过对标准自定义流场图像的粒子匹配计算再次验证了双向法则去除伪逻辑匹配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3.
对使用环氧磁漆和聚氨酯清漆配套油漆时出现分层、起泡等漆间“打架”现象进行工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置了措施。  相似文献   
84.
本文叙述了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研究所NH-2低速风洞中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空间流场测量、控制和处理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给出了系统配置图,对各子系统亦作了简要介绍。重点介绍了通过软件设计,使试验过程达到高度自动化和实时性;使测量的压力值处理后得到被测点的总压、动压和静压以及气流方向,并直观地提供了流场的流动特性。该系统为空间流场的定理测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85.
86.
气液两相绕流钝体稳燃器的冷态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欢  李志强  董鹤  杨青  邵兴晨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10):2393-2401
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可变时间间隔平均方法的多尺度两相湍流模型,通过算例验证,证实了所推导的气液两相多尺度数学模型、所标定的模化参数及描述气液两相作用机理的合理性,及其计算的时间平均阻力系数、脉动升力系数误差、斯特劳哈尔数和回流区大小误差分别为1.45%,0.323%,2.17%,2.33%,计算结果明显优于标准k-ε和重整化群(RNG)k-ε模型.用多尺度湍流模型对气液两相绕流6个不同的钝体稳燃器进行数值计算表明:船形与锥形是综合性能较优的两个钝体稳燃器结构.其中,船形钝体比锥形钝体稳燃器回流区大10.53%,其时间平均阻力系数比锥形稳燃器大4.776%,方均根脉动升力系数比锥形稳燃器小44.73%,通过全方面综合比较,船形是综合性能最优的钝体稳燃器结构.  相似文献   
87.
方柱-强旋组合旋涡脱落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杨杨  李志强  邸亚超  许欢  杨青 《推进技术》2014,35(8):1023-1029
强旋流和钝体绕流均可构造低速回流区以利于高速气体稳定燃烧,本文通过在钝体中心开孔通入旋流气体模拟研究了旋流流动对钝体绕流旋涡脱落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旋流作用下,钝体绕流涡脱规律更加复杂,涡脱由上下边界层失稳主导变为由旋流管中的旋流涡主导,并且形成的涡尺度增大,在脱落过程中会由于旋涡的破碎产生"点潭"以增强周围涡强度。同时,柱体涡和旋流涡的相互作用可以减小流动阻力,增加回流区长度和回流质量流量,从而强化传热传质,起到强化燃烧增加燃烧稳定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88.
为了定量评估直扩信号的安全性能,在给出卫星测控直扩信号安全防护定义的基础上,对卫星测控直扩信号安全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在深入分析直扩信号典型威胁的基础上,提出了等效码长、调制指数、码速率截获因数、等效码长截获因数、码序列截获因数、干扰因数等衍生指标,分析、仿真了它们的影响因素,得到了它们与基本指标的关系,初步建立了直扩信号安全性能评价体系,为后续安全性能评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9.
热轧态Ti2AlNb合金超塑性变形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热轧态Ti2AlNb合金在1193~1233K温度范围内和1×10-5~5×10-4s-1应变速率范围内的超塑性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在上述试验条件下Ti2AlNb合金表现出良好的超塑性,最高延伸率超过600%;合金具有较高的应变速率敏感指数,计算得到Ti2AlNb合金超塑性变形的表观激活能为283.05kJ·mol-1.此时Ti2AlNb合金超塑性变形主要是受晶格扩散所控制的晶界滑动机制,动态再结晶是合金超塑性变形的重要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90.
张云光  李志强  王耀奇  李红  李淑慧 《航空学报》2021,42(2):423805-423805
2060铝锂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等优势,在航空航天零件制造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冷模热成形工艺可以提高2060铝锂合金成形性,减少开裂、拉毛、回弹等缺陷的发生,后续时效处理可以提高零件整体刚度。然而在实际成形过程中缺乏对温度场的准确预测,即缺乏2060铝锂合金在变压强下界面换热行为的准确描述,无法对成形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利用冷模热成形界面换热测试平台,对不同压强下2060铝锂合金与H13热作模具钢的换热行为进行测试研究,基于考虑模具钢变热物性参数的显式有限差分法反算模具表面温度,计算得到不同压强下的界面换热系数,并与Beck反传热算法进行对比,两者计算结果相近。实验结果显示2060铝锂合金IHTC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在20 MPa下IHTC=1.906 6 kW/(m2·K)。改进的有限差分法具有计算效率高、速度快、反映实际模具内部温度场、误差较低等优点,可拓展应用于其他薄板材料在冷模热成形条件下的界面换热系数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