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833篇
  国内免费   29篇
航空   1057篇
航天技术   44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1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本文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周期短、学时少、教学方法单一的特点出发,充分的利用现代计算机网路多媒体技术,设计一套符合高校体育教育的多媒体教学平台系统,以满足学生课余时间的自主学习,增加教学的延伸性、娱乐性,为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传统跑道容量模型的修正并结合相应的飞行程序,得出了近距平行跑道在一起一降运行模式下起飞和到达容量独立计算的数学模型,并且用中国上海浦东机场运行数据进行了验证,表明容量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从而在实际应用中方便了近距平行跑道容量的计算,同睁也提高了近距平行跑道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3.
本文详细论述了竖直大平面铅垂度检测方案,并设计了相应的检测工装,提出了技术保证措施,保证了测量精度,最后给出了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54.
针对当前理论爆热仅有概念没有计算实例的现象,通过测试不同样品量的推进剂定容爆热并对最佳质量的燃气进行气相色谱实验,分析了最小自由能法计算推进剂燃烧产物的应用界限。研究认为,最小自由能法只能用于计算发动机燃烧室高温下的绝热定压燃烧产物,不适用于计算常温下的爆热产物。提出并明确了推进剂理论定压和定容爆热的计算方法;建立并验证了降温到298K燃烧产物的确定方法。针对当前推进剂燃烧效率大多为定性评判的现象,将爆热效率定义为实际定容爆热与理论定容爆热之比,用来定量表征推进剂的燃烧效率,可以实现用少量推进剂对其燃烧效率进行综合评判,尤其适用于推进剂配方研制阶段。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质量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讨论了其历史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并提出了质量管理学在本世纪面临的形势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6.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夹芯气孔缺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介绍了泡沫塑料成型机理与过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模塑成型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夹芯上气孔缺陷的类型及产生原因,指出可从发泡原料组分、发泡工艺及模塑型腔设计等方面采取措施来显著减轻夹芯气孔缺陷。  相似文献   
57.
ROPP反演软件算法及其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ROPP反演软件中无线电掩星反演的算法与精度分析. 采用COSMIC卫星2008年1 月1日全天的附加相位数据, 反演得到折射率、温度、压强与湿度等参数, 并与CDAAC 相应结果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表明, 在30km高度以下, 折射率、压强和湿度的相对 误差在2%以内, 温度误差不超过2K.   相似文献   
58.
大气紊流和风切变对飞行活动影响较大,尤以低空风切变危害最大,严重威胁着民航飞行的安全。鉴于飞行器对抗大气扰动的实际能力有限,正确的飞行对策是回避或改出危险的大气扰动区。本文对某训练飞机着陆进近遭遇风切变时飞机轨迹的变化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恒定迎角策略,即采用最大允许迎角(抖动迎角)和最大油门时,改出效果最佳。同时计算出了某训练飞机在水平风为0时,所能抵抗的最大垂直阵风强度;以及在垂直阵风为0时,所能抵抗的最大水平风强度。  相似文献   
59.
星间时标误差的自主测量对于中国自主研发地球重力卫星具有重要意义. 提出利用双向时间传递法实现重力卫星时标误差的自主测量, 设计了测量方案, 建立了包含卫星运动导致的链路非对称、电离层效应、设备零值以及随机测时误差在内的测量模型. 结合地球重力卫星相关特性, 分析了时标误差测量中各误差源的影响及相应的误差校正方法. 以GRACE重力卫星为例, 利用提出的方法和校正措施, 星间时标误差自主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62ns, 其中误差主要来自系统零值标定误差和随机测时误差.   相似文献   
60.
采用CVI工艺在常压下对单束炭纤维进行热解沉积,天然气为前驱体,N2为载气,沉积温度为1 020~1 100℃,沿纤维束轴向分布。对不同位置炭纤维束外和束内热解炭组织结构分别进行PLM表征。研究发现,束外热解炭在距离热电偶(0位置)上方40~80 mm处沉积厚度达到最大,在0~80 mm内组织结构良好,主体为高织构;束内沉积热解炭的厚度较均匀,组织结构的变化与束外一致。对气体裂解过程中的反应气体组分进行模拟并与实验对比,发现生成高织构时,热解反应中间产物中的C2H2/C6H6范围为15~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