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7篇
航空   400篇
航天技术   78篇
综合类   95篇
航天   1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从辐射理论出发,对太阳在可见光波段(0.38~0.76μm)大气层外辐照度理论值进行了1/1.07倍的修正,推导出废弃火箭体漫反射表面地面照度计算公式,阐明了某一时刻太阳、翻滚目标和观测站的相互关系。在光学观测设备约束条件下,计算了废弃火箭体的等效视星等值,并讨论了不同轴定位方式时火箭体的光度变化。  相似文献   
702.
《直升机技术》2011,(2):24-24
直升机生产巨头俄罗斯直升机公司计划5月份在伦敦和莫斯科证券交易所出售部分股份,这是首次大规模的公开发售(IPO)。据知情人士透露,通过股权分配,该集团出售  相似文献   
703.
宏观流动到微流动不单是"量"的变化,而且有"质"的不同[1].在微流动中,由于微尺度效应,主导流动的作用力发生变化,惯性力不再占主导地位;在宏观尺度流动中可以忽略的表面效应和壁面滑移等现象,开始凸现出来,这就导致了微流动中出现了与宏观流动不同的现象和规律.本文研究微流动问题中的若干微尺度效应:包括微喷管中气体流动的特性、微槽道中的稀薄气体效应和分子泵内的流动问题.这些研究对于设计和开发新的微机械机电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04.
不久前,民航总局颁布了《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民航总局第178号令),作为民航范围内第一个专门针对质量监督的规范性文件,对质量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联系工作实际以及对质量监督工作的一些感受,以此作为和业内同行们进行交流,共同提高质量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705.
应用有限元法对某热试验支架进行热-结构耦合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某热试验支架在常温纯静力环境下及低温热-结构耦合环境下(100K)的变形分布情况,分析在这两种环境下热试验支架上试件的绝对变形量和相对变形量,从而研究低温环境对试件结构变形分布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得知:低温环境下,试验支架结构整体产生了收缩;试件的相对变形量与其约束状况有一定的关系,不对称约束可能会使试件在低温下的相对变形量增大。  相似文献   
706.
原子惯性技术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原子光学的进步,原子惯性技术以其潜在的高精度和超高灵敏度的卓越性能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技术进步,逐渐从实验室阶段向工程应用化阶段发展。本文对于原子惯性技术的当前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详细地分析了其在高精度惯性导航、验证广义相对论等基础物理学研究,和对地对月观测等领域的应用。对于国内目前该技术的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07.
一种通用航迹起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自谦 《航空学报》2009,30(3):497-504
在研究现有航迹起始方法的基础上,在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环境下,从工程实现背景出发重点研究航迹起始模型,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各类航迹起始的通用航迹起始模型。其主要思想是在归纳现有普通航迹起始模型的基础上,在模型中增加了一级中间航迹,并对整个航迹起始过程进行了分阶段处理,在不同的处理阶段采用不同的航迹起始方法和门限。使得整个航迹起始过程物理概念更明确,层次更清晰,门限设置更合理,文件管理更方便,改善了现有普通航迹起始模型存在的航迹起始分裂和丢失问题。蒙特卡罗模拟结果表明:通用模型增加了设计的灵活性,规范了航迹起始设计方法,提高了航迹起始正确概率。  相似文献   
708.
在目前仪器特点和性能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现有卫星特点和技术基础, 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极紫外多波段成像仪, 采用小型化设计, 利用一台仪器实现对日冕和色球层4个不同波段的高分辨率成像, 不仅能有效利用卫星资源, 提高空间探测水平, 还能实现对日冕和色球的同时观测, 推动空间天气研究, 提高空间天气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709.
D300mm×3420mm圆管内旋转流流场的LDV实验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对直径D 300mm×3420mm圆管内的旋转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重点测量切向速度与轴向速度的分布以及湍流强度分布.测量结果表明圆管内的旋转流是Rankine涡结构形态,旋转流强度沿轴向存在着明显的衰减特性,且最大切向速度的径向位置沿轴向逐渐向内移动,即由上游的刚性涡逐渐向下游的准自由涡和刚性涡组合过渡;轴向速度的分布存在着很大的不均匀性,在r=0.5R区域存在一个轴向速度的低速区,甚至出现上行,但在轴向位置z>10R后轴向速度全部向下,并向均匀分布发展;圆管内的切向湍流强度比轴向湍流强度大一倍,两者的湍流强度在准自由涡区径向分布比较平均,中心刚性涡区域的湍流强度比较高,而且随轴向位置的变化衰减不明显.  相似文献   
710.
疏水微槽道内层流减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光滑和带有横向凹槽结构的疏水微槽道内层流的流动特性和表面滑移效应.在硅片上加工了矩形截面微槽道,利用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ctadecyltrichlorosilane OTS)在槽道内壁形成疏水薄膜.实验结果表明在光滑疏水微槽道内的水流压降比无滑移条件下的理论值减少8%.对于侧壁带有凹槽结构的疏水微槽道,流动阻力可以降低10%~30%.笔者采用micro-PIV测量得到的壁面表观滑移速度约为槽道中心速度的8%,滑移长度约为2 μm.实验结果与滑移壁面条件下三维槽道内层流的解析解吻合,同时得到了带有凹槽结构的疏水微槽道内的流速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