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379篇
航天技术   78篇
综合类   84篇
航天   1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在新一代IT技术环境下,传统单平台“烟囱式”的航电软件架构和开发模式面临着变革的挑战。针对航电软件系统软硬件耦合紧密、规模大、复杂度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能力驱动的开放式航电软件架构环境,用于大型复杂航电软件系统的多团队开发。除了软件计算环境(SCE)为可移植的应用软件组件提供跨飞机平台的能力外,该环境还包括一个航电软件架构规范,保障架构的开放性、可移植性、互操作性等,以及规范基于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流程,用于快速部署、升级和替换可移植的软件组件。为了证明该开放式航电软件架构环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结合实际需求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552.
553.
拉剪复合载荷作用下,构件中的裂纹呈现复杂的Ⅰ-Ⅱ复合型扩展模式,研究其扩展规律对准确评估构件疲劳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TC4-DT钛合金电子束焊接头Ⅰ-Ⅱ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规律开展研究,设计并加工紧凑拉伸剪切(CTS)试样,通过开展不同加载角度下接头试样的疲劳裂纹扩展实验,得到接头Ⅰ-Ⅱ复合型裂纹的a-N曲线及疲劳裂纹扩展路径。在上述基础上引入Ⅰ-Ⅱ复合型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并结合Paris公式建立TC4-DT电子束焊接头Ⅰ-Ⅱ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方程。采用扩展有限元法(XFEM)对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不同加载角度下的扩展规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加载角度下Ⅰ-Ⅱ复合型疲劳裂纹开裂角模拟值与实验结果误差均在10%以内,并且扩展路径均与实验结果吻合;XFEM能够有效预测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路径。  相似文献   
554.
555.
为研究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技术制备SiC颗粒增强AlSi10Mg复合材料的成形机理,开展了SLM成形工艺参数(扫描间距、扫描速度)对致密度、机械性能等影响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试样中SiC增强颗粒分布均匀,并与基体具有连续相容的冶金结合界面。当激光扫描速度从900 mm/s升高到2 100 mm/s时,在不同的扫描间距下,复合材料试样致密度均随之降低;当扫描间距在0.09~0.12 mm内变化时,在不同的扫描速度下,致密度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在激光功率490 W、铺粉层厚0.04 mm、扫描间距0.12 mm、扫描速度900 mm/s时,制备的SiC颗粒增强AlSi10Mg复合材料试样得到最佳综合性能(相对密度99.1%,显微硬度198.7 HV0.2,抗拉强度341.9 MPa);在该最佳工艺参数下,成功制备出复杂结构的薄壁零件。研究为SLM成形SiCP/AlSi10Mg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和空间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56.
针对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着陆过程多体运动及表面地形不确定性强的任务特点,提出了粗避障与伞-背罩组合体规避的协同控制策略以及激光三维配以双目立体视觉的精避障策略,介绍了障碍检测与规避系统的硬件配置、飞行过程、障碍检测与规避部分算法,并通过地面悬停避障专项试验验证了障碍检测与规避策略的有效性,可为后续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和载人火...  相似文献   
557.
数字相关法测时差的工程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差测量精度是定位技术的关键指标。传统模拟法的时差测量精度随输入信号的沿宽加大而变坏(相同信噪比),当信号沿宽达到1500ns时,其时差测量精度已不能满足定位系统的要求。而数字相关法能适应不同沿宽的雷达信号时差的高精度测量。介绍了利用A/D、DSP和FPGA等器件搭建的硬件系统来实现数字相关法时差测量的方法。重点讨论了A/D采样模式、数字滤波、相关算法简化、插值技术及最终数据的统计处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558.
文章研究了半导体发光条辐射定标源辐照场均匀性。从辐射度学的基本原理出发,计算了半导体发光条在焦面处产生的辐照度及其空间均匀性,并实际测试了辐照度空间均匀性,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相符。表明这种半导体发光条在均匀性方面满足轻小型卫星遥感器的星载辐射定标要求。  相似文献   
559.
随机信号参数分析已在遥测系统中应用。据本分析,其基本处理流程是数据分道,时域处理,频域处理、通过 FFT 和逆 FFT 进行幅频谱估计和自/互功率谱估计,最后通过绘图仪输出结果。平稳性检验准则是 Run Test,对平稳检验作了较详细的讨论。给出数学式。对有关的偏差及其校正作了说明。结果表明,利用微机对多种遥测体制的数据进行分道,形成统一的数据文件,供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之用,这是可行的,并有一定的校正错误的功能。本法在型号中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0.
为研究硅灰对掺早强剂预制构件混凝土早期性能影响,采用硅灰、粉煤灰和早强剂三元复掺技术,测试分析混凝土抗压强度、水化热、水化产物及微观结构,探究硅灰对掺早强剂预制混凝土构件早期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早强剂预制混凝土构件中硅灰最适宜量为9%;硅灰填充了水泥颗粒间的细小孔隙,但水泥水化初期主要受水胶比及水泥粒径影响;随着水化反应的不断进行,硅灰提供更多成核表面,特有的火山灰反应使掺早强剂水泥基材料水化程度及水化速率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