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55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根据由单目图像上灰度恢复物体外形的迭代算法及飞机造型的特点编制了灰度恢复外形程序YSFS。首先使用建立在实际物体的模型基础上的人造理想体图像,将运用程序得到的由灰度的外形与已知形状比较,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然后对真实的飞机归咎实现了由灰度恢复飞机机身三维外形。  相似文献   
72.
73.
采用基于邻域拓扑的迭代树方法对工程图纸三视图三维重建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三维线段端点位置关系,提出邻域拓扑的定义;接着根据投影线段相对图纸坐标系存在的5种类型,结合邻域拓扑定义,给出有效三维线段的7种拓扑关系;然后将这7种拓扑关系转变为一种迭代树方法,遍历二维图元得到三维线框模型;最后用半边结构表示面环,通过最大包围盒给出初始面环方向,由拓扑关系得到所有面内外环方向,装配得到平面体三维模型。本文算法能够在构建三维线框的同时排除错误的匹配边,可以有效地对几何基元进行重建,算法效率高,实现简单。  相似文献   
74.
预处理法求解定常/非定常混合网格的全速流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时间导数预处理法在混合网格上求解三维定常/非定常N-S方程。预处理后的N-S方程,用二阶迎风格式的有限体积法离散,隐式、LU-SGS迭代求解,双时间步推进求解非定常流。本文以一维预处理欧拉方程为基础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特征变量的边界条件以适应预处理后的特征系统。从极低速到跨声速范围的众多算例表明,本文的边界条件处理稳定有效,预处理法在各种速度下都具备同样快速的收敛性,在较宽的使用范围内均能得到理想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5.
根据导弹雷达罩频率选择表面(FSS)的设计要求,研究发展了一种通用的雷达罩曲面的分片、展开算法和相关应用软件系统。算法对任意C2连续曲面,以高斯曲率的绝对值对分片面积的积分与曲面总面积的比值作为曲面是否可展的评定参数,并以此为阈值对不可展开外形雷达罩曲面进行近似分片;使用构造十字基带展开法对分片展开为平面形状。在以上算法基础上,首先使用MFC开发了应用程序框架,并采用OpenGL显示雷达罩曲面的分片操作,最后对分片数据输出AutoCAD格式便于分片贴层材料的切割加工。某型非旋成体导弹头罩的算例表明本文发展的导弹雷达罩曲面分片与展开算法有较高的精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6.
建立了适当的三维仿鸟柔性扑翼模型,并以配平重力和平衡阻力为条件,数值计算了它的低雷诺数非定常流场.研究揭示了翼面初始扭转角度、动态俯仰幅度等重要设计参数与飞行性能的关系,表明扑翼平面的初始扭转程度、扑翼柔性材料的选择以及两者之间的合理搭配对扑翼机的成功飞行至关重要.研究分析了仿鸟扑翼的流场涡结构、升力推力产生原理,下扑过程附着上翼面的前缘涡是升力产生的重要机制.对扑翼气动功率的比较分析也发现,人造扑翼机需要的气动功率明显高出同等大小的鸟类,在效率方面尚不及扑翼飞行生物.  相似文献   
77.
采用一个典型的双垂尾鸭式布局模型,利用CFD手段对垂尾导致大迎角升力减小现象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低速大迎角条件下,前体脱体涡在机身后体诱导出向外的速度分量,致使垂尾处于"侧滑"气流中,增大了垂尾内侧压力,与此伴生的逆压梯度,削弱了前体涡强度和稳定性,从而使飞机升力减小。根据这一发现,设计了减小垂尾面积、垂尾前缘内偏和变化外倾角3种改善措施。通过风洞试验验证,减小垂尾面积和垂尾前缘内偏具有明显的改善大迎角升力特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适合于柔性结构扑翼飞行器的空间非定常涡格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导了新的基于空间非定常涡格法的扑翼飞行器升力和推力的计算公式,然后分析了瞬时形状速度对它们的影响.与实验结果的对照表明,基于向量分析、考虑了飞行中的诱导阻力因素的新公式可以有效地估算升力和推力.由于结构的柔性使扑翼在扑动过程中存在变形,本文考虑了空间涡格法中扑翼的η/t对气动力的影响,提出了η/t的表达式,使之更接近真实扑动情况,并计算了其对扑翼飞行器升力和推力的影响.通过计算发现,升力系数和推力系数的正峰值和负峰值随η/t增大而增大,平均升力和平均推力也随η/t增大而增大,表明可以通过改变结构参数达到改善气动性能的目的,对扑翼飞行器的研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9.
飞翼式微型飞行器由于尺寸小、速度低、气动布局特殊和飞行环境复杂多变,其飞行力学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和非定常特性,传统的控制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本文运用时标分离理论,设计了快变量和慢变量动态逆,同时引入在线神经网络补偿动态逆误差,并采用伪控制补偿器消除作动器和自适应单元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飞翼式微型飞行器的自适应飞行控制系统,并与采用动态逆-PID控制方法设计的飞行控制系统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逆的飞行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指令跟踪能力,比动态逆-PID飞行控制系统更适合于微型飞行器.  相似文献   
80.
本文在分别研究飞机操纵系统和舵面结构的动态刚度(位移阻抗)基础上,进而得到它们的(?)合固有振动特性。这一分折对飞机操纵系统设计和结构振动分析提供了十分有用的边界支持条件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