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39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扼要介绍美国对提高军机作战生存力重要性的认识、作战生存力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考虑、在海湾战争中采取作战生存力设计的飞机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美国国会制定专门法规监督检查重要武器系统生存力设计的由来、发展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2.
针对新一代运载火箭贮箱增压单向阀的泄漏问题,全面分析了单向阀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了双增压单向阀串联模式的AMESim模型,并对其阀芯颤振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个增压单向阀的贮箱增压模式,双单向阀串联后阀芯的颤振现象加剧; 而通过增加两单向阀之间的管路容积,可有效缓解单向阀的颤振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抑...  相似文献   
33.
先进战斗机气动弹性设计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引领了飞机设计领域各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针对研制总要求和任务特殊性,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气动弹性专业建立了精益气动弹性设计与验证技术体系。基于多学科优化设计流程,开展了旨在提高飞机气动弹性品质的关键技术攻关、气弹优化设计和分析工作。完成了考虑含全动翼面结构非线性的全机动力学特性地面试验、亚跨超声速颤振模型风洞试验和气动弹性飞行试验验证。在较短的研发周期内,成功实现气动弹性设计目标,为新一代战斗机的成功研制提供了技术保障。描述了该飞机气动弹性设计历程、主要技术工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取得的技术进步、能力提升以及具有研究所特色的气动弹性设计知识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4.
本文结合大型空间结构的特点,探讨了有关的动力学及其控制所带来的新问题,提出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5.
远程航空兵     
郭桢  李天 《飞机设计》2001,(1):86-89
  相似文献   
36.
37.
八十年代初见到《香港掌故》书中有一篇香港于1911年3月首次飞行表演的文章.于是在《航空史研究》总21期中发表之拙作中予以引用,但因语焉不详,不知香港飞行具体日期.感到与广州首次飞行表演(同年4月)日期接近.但前者世人知之不多.后者因4月8日发生革命党人温生才于路途中刺死观看表演的广州将军孚琪的事件而为人所共知.当时只知香港之飞行表演系英国远东飞机公司主办.又知广州飞行表演之飞行员名云甸邦,因之在中我提出两个疑点:(1)二次表演时间接近,是否有关系?(2)飞行员为谁黄汉纲先生为此翻阅了不少资料,一年后在  相似文献   
38.
刘东健  李军  蒋爱武  周游天  宋国兴 《航空学报》2015,36(11):3522-3533
为了研究转静子叶片排之间的轴向间距对压气机内部流动堵塞及气动性能的影响,选取某单级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通道非定常数值计算方法对其5种不同轴向间距下的内部流场进行了全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每一种轴向间距下,当压气机节流至某一工况之后,压气机通道内的流动堵塞区主要集中在转子叶顶间隙区域和动叶吸力面尾缘附近以及静叶吸力面轮毂角区内;在同一流量下,随着轴向间距的减小,转子叶根吸力面尾缘处的流动堵塞区有所扩大,但转子叶顶间隙区域及静叶吸力面轮毂角区内的流动堵塞区体积却不断减小,压气机通道内回流区的总体积也随之减小,其结果是压气机的静压升能力和流动稳定性增强且效率增大。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同一流量下,当轴向间距减小时,转子叶顶间隙区域内的主流轴向动量增大且泄漏流的轴向动量减小,其结果是转子叶顶间隙区域内流动堵塞区的体积减小。  相似文献   
39.
40.
文章简要介绍了航天器常用导电胶粘剂的成分和功能原理,研究了MD-140 导电胶粘剂的基本性能以及经过温度循环试验、粒子辐照试验后其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变化情况。从导电胶粘剂内部结构角度出发,对其性能的环境退化机理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高低温循环试验后,导电胶的黏结性能变强,导电性能变差,导热性能变化不显著;粒子辐照试验后,导电胶的黏结性能和导电性能变差,导热性能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