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87篇
航天技术   49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了适应卫星通信向毫米波高频段快速发展的需求,设计实现了一款星载Q频段发射变频放大电路组件。首先,给出了发射变频放大电路的原理框图,通过优化电路布局将信号变频放大电路和本振信号倍频电路高度集成在一个组件内部,实现了组件的集成化和小型化,降低了电路的研制成本。其次,对发射变频放大电路组件的宽带特性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优化微带互联线的宽带阻抗匹配网络,同时采用加载短截线的方法增大波导-同轴-微带探针的工作带宽,有效地改善了发射变频放大电路在宽带内的增益平坦度特性。最后,对金属腔体和电源电路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完成发射变频放大电路的加工测试并给出测试结果,整机联调验证后在型号任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2.
为满足未来先进航空航天型号的发展需求,我国逐步展开了大型跨声速风洞建设工作;由于过去从未开展过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建设,建设经验较为有限。连续式风洞压力损失估算及各部段气动参数计算是风洞结构、测控系统和动力系统设计的输入条件;压力损失估算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风洞动力系统设计的难度。本文结合经典的压力损失计算方法,针对损失的关键部位,结合CFD数值模拟及缩比部段试验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给出了特殊部段尤其是试验段的损失系数,并通过多次迭代计算的方式,给出了各部段气动性能。最后,将风洞压力损失估算值与某0.6 m量级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估算偏差在7.5%以内。  相似文献   
113.
跨声速风洞调节片式二喉道中心体构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代先进飞行器的发展,对风洞试验数据的稳定性和精细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二喉道,作为马赫数精确控制系统,可降低试验流场马赫数波动量,提高试验数据稳定性。二喉道从结构构型上可分为调节片式、活动堵块式和栅指式。本文针对调节片加中心体式二喉道,研究不同中心体构型对二喉道性能的影响。首先,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定性研究不同中心体构型的二喉道的气动性能;其次,通过风洞试验,设计加工了4种构型的二喉道进行验证试验。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表明:加长板中心体在总压损失和流场控制方面综合性能最好,并在新建的大型连续式风洞中采用了加长板中心体方案。  相似文献   
114.
分析了柔性制造系统开放式单元控制器的功能 ,提出了FMS的协同递阶控制结构。基于面向对象和功能组件 ,建立了开放式单元控制器的软件体系结构。叙述了FMS开放式单元控制器的关键技术———作业调度、实时在线监控和异构数控设备集成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5.
风洞试验数据的不确定度水平反映了风洞试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在所有影响试验数据精确性的因素中,流场校测误差是一个重要而容易被忽略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表明,超音速速度场校准误差和跨音速参考马赫数误差是影响常规测压与测力试验数据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所以合理的进行跨、超音速流场校测,提高流场校测精准度对于提高试验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6.
以计算机芯片为基础的新型固态记录器重50~60千克,存储容量150000Mbit,将取代欧洲军用与民用观测卫星上的磁带记录器法国政府打算在其下一代军用和民用遥感卫星上,用未经空间试验的新型固态记录器取代目前在SPOT和Helios卫星上使用的磁带记录器。这类新型记录器由法国AlcatelEspace和IBMFrance公司研制,尽管未经空间飞行考验,但其性能指标却比磁带记录器高得多。数据记录器通常是在卫星飞出地面接收站视界之外时用来记录和存储星上遥感器拍摄的图像信息,以便供卫星进入下一个接收站视…  相似文献   
117.
齿数确定是差动多齿分度台设计计算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扼要阐述了齿盘的齿数计算和选用方法,并探讨了差动多齿分度台分度精度的检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8.
介绍了XD~(TM)Al/TiB2和Al-4%Cu-1.5%Mg/TiB2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以及强化相的体积百分数、颗粒尺寸对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材料的组织和强化相与基体的界面状况。表明XD~(TM)制备的MMCs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制备MMC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9.
针对复杂固体边界三维流场的 PIV 测试应用,以及流固耦合实验研究中流场和固体结构特征的瞬态同步测试需求,发展了一种基于双相机布置形式的任意三维边界识别算法以精确获取三维表面几何信息;并以基于MLOS-SMART 三维粒子场重构的 Tomo-PIV 算法计算三维速度矢量场,可同步获取三维表面结构运动/变形信息和三维瞬态速度场。这一边界识别算法基于 SURF(加速稳健特征)模式识别算法进行三维曲面重构,可以确定流场中三维物体结构的边界特征。论文采用双相机布置方式获取了三种不同曲率的圆柱曲面图像,验证了所发展的三维边界识别算法的准确性。最后以圆柱绕流 Tomo-PIV 数字合成粒子图像序列为验证对象,采用所发展的边界识别算法和 Tomo-PIV 算法分别高质量地计算出圆柱曲面信息和三维速度场。  相似文献   
120.
结合航天新研火箭研制需求,通过对现有可靠性试验技术进行改进,解决传统可靠性试验技术的不足,研究提出面向航天产品的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方案,并经过电子、机电产品的工程应用,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提出强化试验技术工程应用的优势和不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