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航空   18篇
航天技术   71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13年北京时间9月13日凌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官网宣布:美国旅行者-1(Voyager 1)正式成为第一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旅行者”项目首席科学家斯通(Stone)说,“旅行者-1已经离开太阳风层,在宇宙海洋各恒星间遨游。”这个飞行了36年的空间探测器目前距离太阳大约为1.9×1010km(截至2013年9月9日,约126个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为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108km)。其实,新的数据显示,旅行者-1已于2012年就进入了星际空间。虽然它仍受太阳引力等影响,但美国权威专家认为进入星际空间是历史性飞跃,其意义堪比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或阿姆斯特朗首次载人登月。  相似文献   
42.
东方 《国际太空》2013,(2):48-54
2012年,日本、印度、韩国和朝鲜等亚洲国家开展了一些航天活动,其中伊朗发射了3次,居世界第五;日本、印度和朝鲜各发射了2次,并列世界第六。但他们的含金量有很大差别。例如,伊朗和朝鲜都只成功了1次;日本航天活动的水平较高,把地球水循环变化监测卫星-1(GCOM-W1)、白鹳-3(KOUNOTORI-3)H-2转移飞行器(HTV)送入太空,还在"国际空间站"上释放了小卫星等,用火箭发射了首颗国外卫星;印度发射了自行研制的首颗雷达卫星—雷达成像卫星(RISAT-1);韩国喜忧参半,其韩国多用途卫星-3  相似文献   
43.
东方星  李虹 《国际太空》2013,(11):67-67
2013年10月11日,由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大观国际开坛。该论坛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院所、产业机构等各方关注,逾150人与会。本届论坛以"把握机遇、集智汇策,助力航天国际化发展"为主题,设置与航天国际化发展有关的形势与战略、交流与合作、途径与模式三项议题。论坛从大国格局、多边合作、国际竞争态势等战略层面,结合载  相似文献   
44.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2013年9月宣布,于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空间探测器已经进入星际空间。这是目前为止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也是第一个进入星际太空的人造物体,标志着星际探索新时代的到来。爱德华·C·斯通博士是"旅行者"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旅行者-1最权威的发言人。斯通先生曾经担任过"旅行者"项目的NASA喷气实验室(JPL)主任,还是NASA另外9个飞行器项目的首席调查员。2013年9月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上,现年77岁的斯通获得了国际宇航联合会(IAF)颁发的"世界航天奖",以表彰其对航天技术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会后,本刊特约记者刘悦对斯通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5.
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已经在系统智能检测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论文针对传统的数据融合算法未考虑传感器自身可靠性这一不足,分析了面向传感器可靠性的数据融合算法,并在多元力学参数检测系统中加以应用,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对数据融合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力学参数的智能传感检测及数据融合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6.
休斯空间与通信国际公司决定为国际移动卫星-P(Inmarsat-P)系统投资9400万美元,并宣布它可能要买断该系统在美国的电话业务专营权。Inmarsat-P系统现改名为ICO全球(ICOGlobal)通信系统。休斯——这家全球最大的卫星制造商决定跻身全球卫星电话业务市场。休斯公司表示,它将做工作以保证美国和其他国家政府同意提供ICO全球系统所需的工作频率。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和世界各国类似的通信管理机构定于今年10月23日至11月17日在日内瓦召开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会上将再次划分无线电频率,…  相似文献   
47.
随着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及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空间信息应用与服务已逐渐成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6年6月20日,为了推动我国商业卫星在各行业领域和大众信息消费的广泛应用,提升我国卫星应用的产能效益以及政府应用,提高政府科技决策和管理水平,提升遥感、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我国的体系化应用水平,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整合集团内部商业航天卫星应用优质资源,依托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所属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组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空间数据服务中心(简称空间数据服务中心),面向政府、行业部委、大众应用、国际市场等提供数据服务及空间信息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48.
中国载人航天CMS 1 1 宏伟的空间大厦 2013年,我国天宫-1与神舟-10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全面进入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阶段.我国下一步将研制和发射天宫-2空间实验室和货运飞船,最终将在2020年左右建成我国第一座空间站. 犹如空间大厦的空间站也可称为航天母舰、宇宙城堡,是一种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居住和工作的大型航天器,于20世纪70年代问世.其主要特点是体积大、寿命长、功能强,可长期有人照料,大规模开发太空资源;但它不能天地往返,需用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等天地往返运输器把人和货物送上去或接回.  相似文献   
49.
为了促进空间科学学科的蓬勃发展,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于2014年9月3~6日在天津市滨海高新区召开。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所属空间探测、空间遥感、空间材料、空间物理学、空间天文学等10个专业委员会近200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这一空间科学学术盛会,其中包括多名院士。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空间科学—空间探索、创新发展,宗旨是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交叉、相邻学科的合作,使相邻和非相邻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对其他学科领域进一步相互了解、合作与支持。  相似文献   
50.
东方星 《国际太空》2014,(10):75-75
2014年9月28日,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主要内容是通过选举,产生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副理事长和理事长,200多名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在会上记者获悉,我国已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对地观测体系,遥感应用已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秘书长顾行发代表第四届理事会作的工作报告。该报告总结了第四届理事会过去5年的主要工作,选举产生了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第五届理事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