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109篇
航天技术   33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提出了制作微结构的超声复合加工方法,分析了超声、超声复合电火花、超声复合电解微细加工机理。用微细放电组合工艺制作了多种截形微细工具电极;完善试验系统,进行了多种材料、形状微结构超声复合加工试验。结果表明:超声加工是制作硬脆材料微结构的有效方法;超声复合电火花制作金属材料微结构有较好的精度及加工稳定性;超声复合电解加工兼有效率高、精度好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72.
和永进 《飞行试验》1997,13(2):32-34
JL-1螺旋桨安装在Y-12飞机发动机上,作为螺旋桨可靠性试验的一部分--代距和反桨功能系统,试验前作了必要的改装,本文仅对传感器安装位置的选择及校准曲线的确定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73.
和永进 《试飞研究》2000,(3):20-25,56
由刘易斯研究中心出资并管理的高稳定性发动机控制(HISTEC)计划的目的,是发展和飞行验证一种先进的高稳定性一体化发动机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是用实时测量方式来预估进行道压力畸变,以增强发动机的稳定性。飞行验证的在德赖登飞行试验研究中心的一体化先进控制技术研究机(ACTIVE)F15上进行。飞行试验的构型研究目标的详情以及为达到这些目标而运用的飞行试验矩阵将在本文中阐述。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这套设计方法可以精确地估计畸变并能对发动机调节进行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74.
75.
76.
计算机网络时间传递和频率测量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互联网络是一种新的信息传递手段和共用资源,可以进行时间/频率的传递或校准服务。综述国际上计算机网络时间/频率服务的现状,介绍其时间传递及频率校准的原理。最后论述了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时间传递和频率测量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7.
2000年12月22日至24日,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简称CN ACL)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二所进行了现场评审,依据ISO/IEC Guide 25及相关文件,CN ACL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二所申报的长度、热学、力学、电学等四类共87大项校准检测项目给予了认可。同时,该所获得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的其他35个国际实验室认可机构的认可,由该所出具的相应参数的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将得到27个国家和地区的承认。 缪寅宵报道  相似文献   
78.
机动弹头气动布局的一种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规的全动舵面机动弹头在再入飞行过程中,舵缝隙和舵轴附近的热环境特别恶劣,舵轴在承受巨大的弯扭力矩的同时,还必须解决所面临的严重的烧蚀防热问题,舵的设计往往成为影响弹头技战术性能的严重制约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伸缩舵面机动弹头气动布局设计新理念,避免了普通全动舵面布局方案中舵轴设计面临的严峻的热环境和力环境等问题,而且还可以只通过这两片舵面实现对弹头的姿态和升力大小及方向的控制,从而实现对弹道的三维控制,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机动弹头布局新思路.  相似文献   
79.
无源振动吸附是最近提出的一种机器人的吸附方式,是爬壁机器人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无源振动吸附数学模型,设计了振幅和频率可调节的振动吸附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证明了无源振动吸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无源振动吸附原理实现稳定吸附的条件,以无源振动吸附原理为指导设计了振动吸附模块并对该模块进行了性能测试,对不同振动参数下吸附模块的抗失效能力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这种吸附模块可以作为吸附足模块应用到爬壁机器人上.   相似文献   
80.
空间目标可见光相机探测能力理论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空间目标可见光相机的探测能力主要与相机自身收集目标信号的能力、相机本身的背景噪声以及探测器组件的噪声水平有关。衡量空间目标可见光相机探测能力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信噪比。在国内外相关资料比较缺乏的情况下,文章通过原理研究和理论推导,得到了空间目标可见光相机探测能力理论计算公式,并用实例进行了例证,表明该方法正确可取,为空间目标可见光相机设计时对探测能力的分析和预估提供了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