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205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28篇
航天   9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王磊  戴旭初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5):40-42,64
针对阵列信号处理中存在的阵元间互耦和阵元幅度/相位失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任意阵列结构的估计算法。该算法使用一个辅助信号源,从不同方向分时发射信号,发射方向的个数决定于阵列中的阵元个数。算法能够利用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的正交特性同时求解阵元间互耦系数和阵元幅度/相位失配参数。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2.
针对卫星发送功率受限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卫星信号遮蔽传输的新方案。在卫星上,通过将待传输的业务信号与特别设计的非恒包络遮蔽信号相乘,隐藏了原业务信号的时频域特征。在授权地面站,利用遮蔽信号副本进行互相关时延估计并解遮蔽,从而恢复原业务信号。该方案具有不增加卫星的传输功耗、星上遮蔽运算复杂度低、传输安全性强等特点。此外,通过处理损耗、互信息等定量评价指标,分析了遮蔽方案的遮蔽性能。仿真实验表明,该遮蔽方案可以实现良好的时频域遮蔽效果。遮蔽后信号与原业务信号间的互信息结果表明:遮蔽后信号与原业务信号间相关性很弱,已基本掩盖原业务信号通信特征。在遮蔽信号与原业务信号带宽之比不小于0.3、信噪比不小于–4 dB的条件下,授权地面站解遮蔽的处理损耗可以控制在1 dB以内,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3.
航空用Al-Cu-Mg铝合金疲劳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64.
265.
对比传统测量方式,提出用单分力天平测量小发动机推力的方法。通过对单分力天平和传统测量小推力的方式进行的有限元仿真分析,体现了单分力天平在4~25 N量级小推力测量中的优势。设计了稳态推力测量校准一体化装置,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对单分力天平进行推力校准与测试,验证了单分力天平在姿控发动机小推力测量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6.
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红外干扰手段之一--红外伪装技术,首先介绍了红外伪装技术的干扰原则,接着分析了红外遮障、热图迷彩和红外变形伪装三种手段的干扰原理,最后利用仿真实例验证了红外伪装技术对抗红外成像跟踪的可行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67.
提出一种基于频域相关的宽带干涉仪测向新算法,该算法利用DFT作为接收信道化的手段,在感兴趣频点上通过对不同接收通道的复频谱序列求互相关来估计通道相差,为在宽频带范围内对多个信号的频率和波达方向同时估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都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68.
在非协作的通信环境中,由分布式接收天线构成的“虚拟天线阵列”信号模型与常规的盲源分离的典型模型有明显差异,导致现有的一些盲源分离的方法和算法难以适用于分布式天线接收的混合通信信号的分离。利用各源信号之间的统计独立性和通信信号的循环平稳性,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分布式天线接收的混合通信信号盲分离的思想和实现方法。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分离出源信号。  相似文献   
269.
一种新的快速传递对准方法及其可观测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递对准能够充分的利用丰惯导(MINS)的高精度导航信息,使子惯导(SINS)获得较高的对准精度和较快的对准速度,成为机载、舰载武器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的首选方案.为了实现快速传递对准,美国学者Kain放弃了在导航坐标系内定义姿态误差进而建立误差模型的传统方案,在载体坐标系内分别定义了真实姿态误差和计算姿态误差,并分别建立了误差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较快对准速度和较高对准精度的"速度+姿态"匹配快速传递对准方法.提出了基于该误差模型的"速度+角速度"匹配快速传递对准方法,并对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町观测度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可观测度的分析表明本文所提方法使得真实姿态误差的可观测度有较大的提高,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各个坐标轴上姿态误差角的估计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方位误差角的估计误差减小为不到原来的1/3.  相似文献   
270.
提出了一种新的运动目标全极化一维成像方法,该方法利用解线性调频处理的小场景回波成像特性,使用小于发射脉冲宽度的时间延迟来实现不同极化通道之间的隔离,既能克服瞬时极化测量体制受发射波形特性限制的缺点,又能抑制传统分时极化测量体制长时间间隔导致的目标极化特性去相关效应.建立了运动目标的回波模型,分析了各相位因子的性质,针对不同的相位因子特性提出了相应的补偿方法:首先利用目标互易性原理对不同极化通道之间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然后根据最小熵值准则实现对时延一次项和高次项精确补偿.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