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82篇
航空   598篇
航天技术   135篇
综合类   123篇
航天   2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介绍了蒸气热等静压法制备B/Al复合管材的工艺过程,讨论了用该方法制备B/Al复合管材的影响因素,如装配工艺、复合工艺等。本试验在温度(490±10)℃、压力70MPa、保压时间为40min~45min的工艺条件下制得了Φ34mm×1mm×1020mm、Φ40mm×1mm×1020mm、Φ60mm×1mm×1200mm三种规格的带接头的B/Al复合管,并对管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案切实可行,在上述参数下可以制得高质量的B/Al复合管。  相似文献   
102.
尖拱弹身大攻角N-S方程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有限体积的NND格式,数值模拟了弹身超音速有攻角绕流,分析了周向网格和法向网格对弹身背风区分离流态及气动性能的影响,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两者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103.
弹性梁碰撞阻尼识别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首先将连续碰撞系统离散成包括任意个模态的状态方程,然后基于Hertz定理和能量平衡原理,证明弹性碰撞阻尼取决于碰撞冲量和最大碰撞力,提出了确定弹性梁碰撞阻尼的新方法,解决了碰撞阻尼识别中的关键问题。最后由两个弹性梁的碰撞实验检验了其正确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4.
105.
采用扫描电镜下的动态拉伸手段,原位观察SiCp/LD10复合材料在动态受载条件下复合材料内部裂纹形成、扩展直至断裂的全过程,结果发现裂纹主要在SiC和基体截面、断裂颗粒和内部原始缺陷处形核,整个裂纹的生长过程 裂纹前端应力集中区内多个微裂纹形核、长大,相互连结,然后汇集到和主应力垂直方向上,形成宏观裂纹。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在分析交交型自控同步电动机低速借电源电压实现电机换相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电机过载能力和扩大低速工作转速范围的原理和方案。经计算机仿真和实验验证,证明了原理的正确性,为进一步开发此型电机低速工作领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7.
某型航空活塞发动机进排气系统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针对高空小型飞机的动力要求,对某型航空活塞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均匀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某型航空活塞发动机的仿真模型,分析了进排气管路结构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以进气质量流量不均匀度和进气压力波动效应为评价指标,对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改变进排气歧管和总管的长度,把不均匀度降低到5%以内,最大降幅为38%,并且提高了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最大提高幅度为5%.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比例-积分-微分神经网络(PIDNN)的控制算法,集合了传统PID控制及神经网络各自的优点,控制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空燃比,实现发动机在不同工况间切换时,能够快速地控制空燃比至目标值.在AMESim软件中建立发动机模型,在MATLAB软件中建立PIDNN控制算法,进行模型在环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海拔高度下,PIDNN控制算法都能够准确地把空燃比控制在目标值,当发动机在不同工况间切换时,PIDNN能够在0.5s内把发动机空燃比控制至目标值,并且保证过量空气系数超调量在0.2之内,改善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提高了发动机的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9.
变循环发动机组合变几何调节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骆广琦  李游  刘琨  吴涛  胡砷纛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10):2273-2278
基于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设计出了一个双涵道变循环发动机(VCE)的性能计算模型,并选取了双涵道VCE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点,进行了双涵道VCE的组合变几何调节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双涵道VCE的亚声速巡航和超声速巡航工作点,合理调节风扇导流叶片角度可以更大程度发挥双涵道VCE性能优势;在亚声速巡航工作点时选取的方案4和超声速巡航工作点时选取的方案4均比双涵道VCE设计点的变几何调节方案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10.
胡应交  王松涛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11):2550-2560
随着对吸附式低反动度轴流压气机内部流动细节的逐步深入,进一步完善了多级吸附式低反动度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思想,完成了3级吸附式低反动度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三维黏性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第1级动叶入口叶尖切线速度为370m/s的前提下,通过只在首级静叶和末级静叶中进行附面层抽吸,实现了总压比为6.1的3级吸附式低反动度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附面层总抽吸流量占入口流量的11.3%.在不考虑附面层抽吸对流动效率影响的前提下,3级效率达到8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