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90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51.
风洞试验中模型迎角的视频测量及精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模型迎角的准确测量是获得高精度风洞试验数据的基础(如失速点与最小阻力点的准确迎角值是飞行器研制与改型的关键数据).为此,提出风洞试验中模型迎角的视频测量方法,分析其测量精度.2m超声速风洞中的多个迎角视频测量实例表明:该方法的迎角测量精度≤0.01°,可清晰分辨幅度为0.01°的迎角振动过程,而且该方法既不破坏模型的外形,又不改变模型的刚度与强度,测量精度不受模型振动影响,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2.
介绍了在航空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过程中运用六西格玛、精益生产两种工具,使得研发、生产制造周期缩短、降低浪费,提高有效作业时间等方面得到改进,浅议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在实际运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3.
黄烨飞  张泽旭  崔祜涛 《宇航学报》2022,43(12):1722-1730
针对传统三维重建方法难以对纹理缺失表面进行完整重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截断符号距离函数(TSDF)融合的未知目标三维表面完整重建算法。首先设计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逐像素深度估计框架,通过在训练过程中引入多个复杂结构模型,提高该深度估计框架的泛化能力;其次,利用TSDF对各帧图像所估计的深度信息进行融合,实现对纹理缺失区域的空间目标完整三维重建。根据仿真校验,对于300 mm尺寸的卫星模型图像,像素深度估计平均误差约为13 mm,通过TSDF融合后尺寸精度误差小于5.10%。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对未知空间目标光学图像进行逐像素深度估计,并获得目标完整的三维结构与纹理信息,有效解决无纹理区域的重建结构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154.
<正>针对中小机场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落地中的困难和问题,第11期民航中青年机场业务骨干培训班第1行动学习小组(以下简称“学习小组”)通过总结中小机场SMS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措施。中小机场SMS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截至2021年,国内民用运输机场的数量达248个。作为现代化国家机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年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以下的中小机场为187个,占运输机场总数的75.4%。中小机场数量多是我国机场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5.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我国首颗大气环境综合探测卫星。本文介绍了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的姿轨控分系统(AOCS)设计,包括体系结构、高精度姿态测量设计和稳态飞轮控制方案等,重点论述了姿态补偿方法和在轨验证情况。在轨数据表明,卫星的姿态测量精度、指向精度和姿态稳定度均满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6.
针对传统无人机集群飞行控制需要规划过多飞行路径的问题,设计一种结合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与机间防撞的分布式协同控制器,不需要为集群设计相对构型,只需给定一条满足无人机动力学约束的飞行路径,集群就可沿路径飞行。该控制器通过设计自适应通信拓扑来稳定加入机间防撞机制带来的抖振效应,并使集群具有良好可扩展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分布式控制器可以实现规划一条路径下无人机集群无机间碰撞的稳定飞行。  相似文献   
157.
航空湍流是威胁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它的形成机制复杂,一直是航空气象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技术的发展,LES已经成为研究航空湍流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围绕在飞机起降阶段的飞机尾涡和低空湍流以及巡航阶段的对流湍流、山地波湍流和晴空湍流这五类航空湍流对飞机颠簸造成的影响,综述了LES技术在相关方向的研究进展,并对LES技术应用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整体来看,航空湍流的LES模拟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高分辨率的LES可以更加明确航空湍流的来源和生命周期,显著提升了对航空湍流的机制认知和诊断预警能力。但在机制方面,对各种复杂湍流过程的相互影响机制仍然不够清楚;在数值模式技术方面,LES模拟与模式初始状态、边界条件和模式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问题仍然有待解决。未来,LES与中尺度区域模式变网格嵌套技术、动态网格技术、集合预报与概率预报技术的发展,以及与深度学习等方法的结合都将进一步有效提升LES在航空湍流模拟方面的计算效率和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58.
针对对称结构空间目标相对位姿解算过程中点云误匹配带来的误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点云深度学习的对称结构空间目标相对位姿测量方法。首先设计空间目标点云特征提取网络及关键点回归网络,将位姿测量问题转换为空间目标点云关键点回归问题,通过两个并行的回归网络分别输出空间目标平移向量和具有固定标签的目标点云三维边界框角点;其次利用具有连续稳定标签的角点求解目标姿态,可有效解决目标的对称结构导致的点云误配准问题;最后通过仿真数据集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点云配准方法有更高的准确率,能够精确求解具有对称结构的空间目标相对位姿。  相似文献   
159.
全球各大卫星导航系统近年来发展迅速,性能持续提升,其中卫星时频系统的高性能、稳定可靠和保持星间时频同步是系统实现高精度测量的基础.介绍了目前应用于各卫星导航系统的铷钟、氢钟、铯钟等星载原子钟和时频生成与保持技术的特点、发展概况及在轨应用情况.面向精度提升和自主运行能力提升的需求,分析了可能应用于下一代导航卫星的星载原子钟技术、星上时频生成与保持单元性能提升方法以及星间高精度激光时频同步技术,以支撑未来时频基准的天基化和我国综合PNT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0.
严超  张泽旭  袁帅  刘京宗  陈国栋  闻单 《宇航学报》2023,(10):1534-1543
针对GNSS拒止环境下缺乏全局位置信息的静止目标持续监视问题,提出了一种仅基于方位角测量的多无人机分布式定位与控制方法。首先,设计一个无人机和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置估计器,用来确定目标在每架无人机局部坐标系中的位置;其次,基于所估计的相对位置设计一个分布式控制算法,使无人机能够以规定的半径、圆周速度和无人机间的角度间隔围绕目标飞行,对目标持续进行全方位监视;最后,通过收敛性和稳定性分析理论证明了所提方法能够确保多无人系统收敛到期望的运动。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实现GNSS拒止环境下多无人机对目标的持续监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