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901篇
  国内免费   61篇
航空   1410篇
航天技术   175篇
综合类   111篇
航天   27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81.
三维内转式进气道双激波基准流场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索了一种三维内转式进气道基准流场的设计新思路,基准流场由特征线方法设计的曲面压缩系统组成,包含一道入射激波和一道末端激波,消除了激波在内通道的连续反射。通过数值模拟对该设计思路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双激波轴对称基准流场,前缘激波和末端激波入射位置与设计吻合,末端激波入射在肩点且完全实现消波;特征线计算获取的外壁面马赫数分布和CFD结果吻合较好;经过设计,在喉部截面上流动参数比较均匀,总压恢复系数达到0.91;无粘条件下流线追踪进气道完全继承了基准流场的流动特征,流量捕获系数0.999,喉道总压恢复0.88,与同设计条件流线追踪Busemann进气道相当。  相似文献   
982.
徐磊  周藜莎  李仁俊  顾村锋 《航空学报》2020,41(z1):723754-723754
毫米波波束编码技术由于其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被认为是无人机智能集群通信网络的重要解决方案。但在无人机智能集群的通信场景中,多种原因造成的机体不稳定抖动会使通信波束产生小角度偏转,引起通信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无人机集群的控制与决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无人机集群通信的自适应波束设计方法。首先,根据传感器回传的机体波束抖动情况建立等效信道模型,随后利用量化的信道模型参数建立目标函数并获得理想的波束编码向量,在此基础上利用几何贪婪算法对其进行分解。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集群波束编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均值通信速率,同时相较于其他的系数分解算法,有效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983.
设计了一种宽带可重构收发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发射机、接收机和频率源。发射机完成从中频 70 MHz 到100~550 MHz 的射频发射,为了减小发射信号对相邻信道的干扰,发射信号的杂散抑制要高。接收 机从众多的电波中选出有用信号,并将该信号搬移到中频信号,然后放大到解调器所要求的电平值,将射频信 号变为中频信号,由于传输路径上的损耗和多径效应,接收机接收的信号是微弱且有变化的,并伴随着许多干 扰,这些干扰信号强度往往远大于有用信号,因此接收机的主要指标是灵敏度和选择性。频率源提供精确和低 噪声的本振信号,为射频变频系统核心部分之一,频率源的主要指标是相位噪声。  相似文献   
984.
增材制造技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通过对三维数字化模型进行数据预处理、切片与路径规划,并生成增材系统可识别的执行代码,驱动增材设备实现零件的快速制造,近年来,该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医疗、建筑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切片与路径规划是增材制造三维数字化模型数据处理的核心步骤,决定着制造过程的工艺变量、零件形状精度和性能。首先综述了目前增材制造中基于CAD模型、点云模型、STL模型、体素模型等多种数字化模型切片方法研究进展,并从各模型生成精度、切片算法原理、算法效率等方面展开了评述;其次,对平面与非平面的等厚度、变厚度、变方向及分区组合等多种切片算法,以及平面单区域、多区域、局部特征及非平面等多种路径规划算法进行了综述,初步分析和梳理了切片及路径规划算法的设计要点;最后,总结了目前增材制造数字化模型平面与非平面切片及路径规划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5.
卸荷槽是缓解齿轮泵困油的有效措施,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齿轮泵的工作效率和寿命。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卸荷槽性能分析方法,重点开展了多种不同结构形式卸荷槽的性能对比研究,从困油压力、气体体积分数、出口流量、流量不均匀系数等多个技术指标评估对比了不同结构卸荷槽的工作性能。研究对比结果表明,卸荷槽F的结构形式与矩形、圆形及卸荷槽E相比综合性能最优,流量不均匀度仅为5.25%,困油压力峰值为18 MPa,具有困油压力小,容积效率高,流量品质高等优点,适用于高速、高压燃油齿轮泵方案设计;此外,在卸荷槽设计时,通过增大低压腔卸荷槽面积以及卸荷槽向低压腔偏移,有助于空化的抑制,并且能缓解困油,降低流量脉动,在新型卸荷槽F的结构设计时考虑该因素,可进一步提升卸荷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86.
针对传统喀斯特地区裸岩提取方法成本高、精度低的问题,文章构建了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的裸岩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在编码器中用CA-DC-MobileNetV3替换DeepLabV3+骨干网络Xception进行特征提取,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模型的参数量;其次,将编码器提取的特征通过特征金字塔网络和坐标注意力机制进行加强特征提取,以获取更多小目标信息并减少图像细节损失;最后在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将不同空洞率的卷积层进行特征融合,提高信息的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方法在不同场景裸岩提取任务中表现最好,模型参数量约为DeepLabV3+的1/13,交并比、F1分数分别为72.46%、84.03%,上述2个指标相比于DeepLabV3+模型分别提高了4.62和3.19个百分点,并优于其余常用语义分割模型,提高了裸岩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987.
飞控系统的模糊模型及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Takagi-Sugeno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飞控系统的模糊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的整体渐近稳定性,给出了判定该模型的整体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和满足一定条件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对国产某飞机的纵向短周期运动系统的分析说明本文的模型是合适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88.
齿轮弯曲疲劳强度可靠性分析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雄奇  刘更  吴立言 《航空动力学报》1995,10(2):143-146,200
以三参数可靠性分析模型为基础, 结合随机有限元法与齿轮的疲劳强度理论, 提出了一种计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影响齿轮可靠性的随机因素, 如载荷、材料性能参数和刀具齿顶圆弧半径等, 从而使得全面、合乎实际地对齿轮疲劳强度的可靠性预测成为可能。计算分析表明, 刀具齿轮圆弧半径对齿轮弯曲疲劳强度可靠性的影响不能予以忽略。文中还讨论了其它随机因素以及齿轮的变位系数对齿轮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9.
本文利用SMM1980年和1984年观测的两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CMF)及同期耀斑和爆发日珥观测资料,从速度、位置及活动相关率三个方面分析CME在这两个不同时期的特征,并由此推测它在整个太阳活动周内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0.
本文采用部分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和Ree—Eyring流变学模型研究了国产航空合成润滑油的摩擦牵引特性,获得了合成润滑油的牵引力系数随载荷、速度、材料、润滑油粘度及环境温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