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5篇
航空   140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采用扫描电镜、超声波探伤、浸润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玻璃纤维的不同偶联剂处理方法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前处理法处理的玻璃纤维对树脂的浸润性能良好,成型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耐烧蚀性能好,力学性能优异,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2.
鸭翼布局中双立尾对全机气动及流场特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战斗机先进气动布局研究中,双立尾位置的选择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适当的双立尾位置会给飞机纵横向气动特性带来严重的影响.对一种鸭翼布局的飞机模型,按3种不同的双立尾配置进行了气动力测量、流态显示,然后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进行了不同迎角下的流场测量.结果表明:双立尾处于飞机内侧后置内移位置其最大升力系数具有最大值.破裂过程及流场特性同无双立尾时的情况十分相似,进而说明双立尾同机翼涡的干扰主要是促进了涡的提早破裂,从而恶化了全机气动特性.   相似文献   
163.
文章对卫星由于空间辐射环境导致的在轨故障进行了统计;对某卫星数传综合处理器在轨单粒子翻转故障的现象、机理和措施等进行了分析;根据在轨故障案例、实际工程经验和仿真分析,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降低单粒子效应的多种抗辐射加固设计方法,以延长卫星在轨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164.
后掠翼身交接区流动结构及参数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水槽中利用激光片光源及荧光素钠染色液显示方法,研究了圆柱、机翼与平板交接区及后掠圆柱、后掠机翼交迎角情况下的干扰流场结构、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除Re数之外模型迎角、后掠角等参数对干扰区马蹄涡也不同于卡门涡的是稳定发展的三维旋涡系即背涡。讨论了干扰背涡产生的机制及其与马蹄涡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5.
风扇/增压级气动声学试验器是大涵道比涡扇风扇部件进行前传远场噪声特性评估、后传噪声特性评估、管道声模态特性评估、主/被动降噪措施验证等声学性能以及均匀流场气动性能测试的重要试验平台,在大涵道比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针对中国首个以适航噪声评估为主要目标的风扇/增压级气动声学试验器,介绍了其关键组成部分湍流控制屏和进气消声室的结构,进行了试验器功能验证和消声室声学性能鉴定。结果表明:消声室尖劈截止频率为125 Hz,在40 kHz的高频条件下,消声室满足自由场传播条件的区域达到22 m,消声室内设备空载运行时噪声低于45 dBA,在全转速范围内试验件及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其振动幅值均低于报警限制值,该试验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该试验器已经完成了多项风扇/增压级部件声学及气动性能试验工作,具备相对成熟的风扇/增压级气动与声学性能试验测试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66.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主流战机全动舵面的结构形式及其传力路径,总结得出多数飞机采用了厚壁板+梁/墙式结构或厚蒙皮+全高度蜂窝夹芯结构.飞机设计人员应综合评估结构重量、颤振特性、全寿命周期的成本、制造稳定性及制造效率等因素,来选择全动舵面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67.
张华  孔维 《航空工程进展》2017,8(3):359-366
在当今的军机研制过程中,军方借鉴民机的适航管理方式力推适航性审查,以确保飞机的安全性水平.如何贯彻适航要求、如何将适航与安全性设计深度融合成为飞机研制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飞机总体设计单位的角度,探究适航与安全的关系,对比适航工作与安全性工作的异同,并结合工程实际,对军用飞机研制过程中如何将适航与安全性管理、设计和评估工作有机结合、高效开展的方式方法提出了建议.有效避免了适航工作和安全性设计工作的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情况的出现,可供军机承研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68.
创业大学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型大学,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华航创业大学是河北省人社厅公布的2019年10所首批河北创业大学之一(冀人社字[2020]15号).本文以华航创业大学为例,总结其建设发展现状,从三螺旋创新理论和组织转型理论,探索了华航创业大学建设的外部和内部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69.
龙飞  陈高强  刘瞿  张弓  张华  史清宇 《上海航天》2021,38(2):149-156
近年来,航空航天领域轻量化进程发展迅速,镁合金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镁合金耐腐蚀性不佳的特点制约了镁合金的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搅拌摩擦加工技术调控含第二相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现状,从动态再结晶和加速第二相破碎、固溶两个角度,论述了搅拌摩擦加工调控镁合金组织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搅拌摩擦加工改善含粗大第二相...  相似文献   
170.
受限于发动机燃烧数值模拟需要长时间超级计算机运行的问题,发展了一种基于“分段-组合”残差神经网络的氢气零维点火计算方法。以氢气零维点火算例为基础,基于自主研发的高超声速内外流耦合数值模拟软件AHL3D构建数据集。数据集中输入变量为超声速工况下的温度、压强及8种组分质量分数的初始状态值,输出变量为3000个时刻点的温度、压强及8种组分质量分数状态值。构建了一种“分段”训练、“组合”预测的残差神经网络框架。算法首先将高维输入数据进行降维训练,再将“分段”模型预测后的参数冻结形成“组合”模型。与氢燃料直接计算相比,实验结果表明“分段-组合”残差神经网络可显著提升计算效率,对于11组分29反应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可获得9.13倍的计算加速比,均方根误差降到了7.85×10-5,氢燃料参数的预测精度都高于98%,计算效率及精度优于现有的神经网络燃烧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