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9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航空   1589篇
航天技术   366篇
综合类   212篇
航天   57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为了深入理解双控方程,由运载火箭有限元模型的多自由度子结构方法,导出缩聚在星/箭连接界面处的全箭动力学方程,定义相应参数后,导出星/箭耦合中的双控方程,给出界面加速度、有源机械系统的自由加速度、界面力、紧固力、源阻抗和负载阻抗表达式,从而加深了对星/箭耦合双控方程的理解,进而促进力限试验技术研究.同时,从多自由度模型简...  相似文献   
232.
运载火箭/航天器耦合分支模态综合法(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运载火箭作为主结构、航天器作为分支子结构,分别采用自由界面模态展开定理和固定界面模态展开定理,导出分支模态综合法,进行运载火箭/航天器组合模型响应分析。进而,采用界面约束模态质量的界面加速度,导出航天器载荷估计方法,这时的运载火箭与航天器连接界面可以是静定的或静不定的。当仅考虑连接界面是静定的情况,界面约束模态质量将退化为界面刚体质量,导出采用刚体界面加速度的航天器载荷估计的方法,这个方法所导出的公式与Chen的方法完全相同,而Chen方法的公式是由有限元法导出的。提出一种航天器载荷瞬态分析新技术:一个以前的运载火箭/航天器组合系统的载荷分析结果可以用来获得被相同的运载火箭发射的新航天器结构的动态载荷,这种方法比Chen的"恢复瞬态分析"方法更简便。  相似文献   
233.
螺旋桨发动机飞机动力模拟试验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锡金  张晖 《实验流体力学》2006,20(2):78-81,93
笔者从螺旋桨动力模拟试验中力矩和动力的双配平概念出发,介绍了一个新的模拟思路,改进了原来的试验方法.这个方法用一条目标曲线,几个螺旋桨桨叶角,模拟了飞机的10个飞行状态.方法简单,概念清楚.试验证明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234.
通过对定时试验方案和序贯试验方案两类统计试验方案的分析,指出它们均吸收对方的优点,其差别仅为定时试验方案保持拒收责任故障数不变。由于序贯试验方案(定时截尾)的判决对"订购方与承制方"均是公平的,故建议采用,并给出方案如何选取。同时指出,试验结果的评定中,点估计验证区间的上、下限系数与试验方案无关。表明,GJB 899-1990中的表A7与表A8适用于所有技术状态不变的产品可靠性试验结果的评定。  相似文献   
235.
微灌滴头平角齿形微通道流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Micro-PIV技术,以边长800μm方形截面平角齿形微灌滴头内流微通道为对象,对微通道内流体运动进行了测量。实验使用10x显微物镜、14位灰阶PCO1600相机、3μm荧光示踪粒子和仅允许610nm红光透过的滤光镜相配合、获取了清晰的粒子图像,解决了相机与PIV系统的匹配问题,提高了图像信噪比。在图像处理中使用多次测量取平均的方法消除示踪粒子的布朗运动影响,运用系综互相关算法获取流场速度分布和流线图。实验发现微通道内各齿间流动结构基本一致,即通道内流充分发展后是一种周期性流动;通道顶角和转角内侧存在低速涡旋区,其涡旋结构和尺度随时间和Re变化而变化;颗粒在低速涡旋区易发生沉积,是造成堵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6.
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得到特定条件下的板结构中Lamb波的解析解和理论波形,从而为机遇Lamb波的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基于对金属板结构的空间-波数域弹性力学分析和压电材料传感器的力电耦合场分析,得到了金属板中Lamb波传播的一般解析解.基于此解析解,可以得到Lamb波传播的理论波形建模结果.为了验证这一解析建模结果,进行了金属板结构中的Lamb波传播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与建模结果,证明了这一解析建模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37.
振动系统反共振点的力谱预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结构模态试验和小量级振动试验,获得有效反应真实结构特性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简化的两自由度振动系统和小量级试验数据分析,预示出振动系统在反共振点进行力限(加速度带谷)的条件。为工程中抑制过试验问题,进行力限条件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38.
多喷流干扰级间热环境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载火箭级间热分离过程中,级间段受高温高压喷流的影响,所处环境恶劣,研究级间热环境中压力、温度和热流分布规律对级间段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φ)1m高超声速风洞中,采用以微型固体火箭燃气为喷流介质的热喷流模拟技术,模拟了运载火箭二级主发动机和四个游动发动机同时工作多喷流干扰条件下的级间热环境,并对级间压力、温度和热流测量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级间距、不同排燃窗开口数量情况下的二级底封头和一级前封头表面的热流、温度及压力分布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级间距越小,分离环境越恶劣,压力、温度、热流分布越不均匀;总排燃面积保持不变,排燃窗开口数量变化,对一级前封头上的压力、温度、热流影响不大,但对二级底封头影响较为明显,随着开口数量的减少,二级底封头上压力、温度、热流值均有所增大.本项试验采用同轴热电偶测量了级间区域的热流,热流结果精准度的提高以及热流模拟准则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39.
透平叶片顶部间隙流动特性的实验和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捕捉透平叶片顶部泄漏流特征,并以此数据验证湍流模型和用商业软件CFX12.0进行的数值模拟方法.所研究的叶片为典型的GE-E3叶片,为了展示泄漏涡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用实验数据展示了3个不同截面的速度分布.数值计算中使用了混合网格生成技术及5种湍流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比较发现:RNG k-ε模型计算所得的泄漏涡与实验所拍摄的真实流动能较好地吻合.此模型和计算方法同样适用于研究叶顶射流对泄漏流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通过叶片顶部气膜孔射流产生的阻挡效应,最多能降低6.12%的主流泄漏.  相似文献   
240.
带宽弦叶片的盘片耦合振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定盘片系统将发生的耦合共振,建立了带宽弦叶片的盘片耦合系统的基本重复扇区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波传播技术对耦合系统进行了振动特性的计算分析.指出了宽弦叶片在振动中表现出的特有振型,以及随转速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盘片耦合后的振动特性,以及叶片各阶振动频率随节径数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