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0篇
  免费   1116篇
  国内免费   145篇
航空   2127篇
航天技术   278篇
综合类   175篇
航天   64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以运载火箭百发批产为契机,在分析产品化工作的目的与意义及产品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了产品化工作"十二五"综合策划,提出了产品化工作推进方式、思路和步骤,总结了产品化工作取得的成效,阐述了推进产品化工作面临的风险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2.
总结了五种ε-CL-20晶型转变抑制技术,分别为包覆技术、晶型控制剂抑制技术、共晶技术、超声辅助结晶控制技术、溶剂化物形成技术,综述了各种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其中共晶技术对于晶型转化的抑制率较高。溶剂化物形成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包覆技术、晶型控制剂抑制技术、超声辅助结晶控制技术抑制效率有待提高,但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实现,也适合与其他技术联用。因此,综合考虑认为,未来CL-20转晶抑制研究的重点方向是共晶技术、包覆技术和晶型控制剂抑制技术。  相似文献   
173.
为确保水下发射航行体再入水后弹道安全,分析了航行体弹道影响因素,构建了带有阻尼板航行体的弹道数学模型,将发射后航行体与发射载体的最近距离作为安全性判定标准,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水下航行体的阻尼板数量、尺寸及张开角度3个参数进行了仿真优化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阻尼板数量为6块、长度为800 mm、张开角度为80°时,水下发射航行体质心z方向侧移量最大,航行体尾端与发射载体假想壁距离最大,安全性最高。  相似文献   
174.
武云丽  赵天一  左华平  孟斌 《航空学报》2020,41(z2):724291-724291
薄膜太阳帆(FSS)是集推进、发电和姿轨控功能于一体化的超大型挠性太阳帆式航天器,通过调整薄膜反射率产生可变推力和力矩,实现其姿态和轨道运动控制。结合薄膜太阳帆在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的受力特性进行了轨道漂移分析。通过建立薄膜太阳帆动力学模型及受力模型,提出了调整帆面角度轨道修正方法以及基于薄膜光压力矩角动量卸载的长期在轨对日定向面内双轴动量轮稳定控制方法。通过系统仿真验证表明所提的轨道修正和对日定向控制方法是合理有效的,可使薄膜太阳帆长期在定点位置维持对日定向。  相似文献   
175.
杨朝旭  郭毅  雷廷万  李荣冰 《航空学报》2020,41(6):523456-523456
可控的过失速机动是先进战斗机超机动性能的重要标志,飞机飞行包线的扩大已超出传统的大气数据系统测量范围,可靠的迎角、侧滑角、总压、静压等飞行大气数据是制约先进战斗机过失速机动中飞行控制的关键因素。以中国推力矢量验证机为对象,基于过失速机动飞行试验的数据,开展大气参数估计与验证研究。结合过失速机动的时间与空间特性,研究了基于风速、地速、空速矢量和惯性姿态、导航参数的大气参数融合计算方法;针对过失速大迎角状态下飞机周围气流非定常、模型非线性导致的融合大气参数误差的复杂特性,进一步构建深度神经网络,对机动状态融合迎角、侧滑角的强非线性误差进行拟合。仿真和飞行试验表明:该方法可在大迎角飞行状态下实现主要大气参数的融合估计,过失速机动过程中融合迎角误差优于2.3°,融合得到的大气参数可为过失速大迎角机动飞行控制提供可靠的大气参数状态反馈。  相似文献   
176.
177.
刘圆圆  郭慧  刘韬  徐春晓  宋寒  李文静  杨洁颖  赵英民 《航空学报》2019,40(5):422654-422654
酚醛树脂基纳米多孔材料(Phenolic Resin-based Nanoporous Materials,PNM)是满足新一代航天飞行器轻质、高效隔热需求的新型热防护材料,传统制备方法中需使用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周期长、成本高。本研究通过两步法,即先合成线性酚醛树脂,再进行溶胶-凝胶的方法,实现了常压干燥PNM的制备。系统研究了固化剂含量、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对材料结构的影响和调控作用,分析了影响材料收缩率和热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PNM的微观纳米结构的变化会影响材料干燥后的收缩率,制备大颗粒、大孔径的微观结构更有利于降低材料的收缩率。而PNM的热稳定性主要受交联反应过程形成的化学结构的影响,通过优化固化剂的含量可提高PNM的热稳定性。当固化剂含量为10%,固化温度提高至150℃,固化时间延长至48 h的条件下,获得的PNM有最高的热稳定性(900℃下的残碳率为54.2%)、最发达的孔结构(比表面积为264.0 m2/g、孔容为2.67 cm3/g、平均孔径为40.0 nm)和最小的收缩率(0%)。此PNM制备方法简单、性能优异,在未来航天飞行器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8.
为了降低亚声速飞机的阻力,提升运行的经济性,选择某一典型亚声速飞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分类,提出了针对不同阻力源的减阻措施。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机身后体加装涡流发生器能够减小摩擦阻力;加装侧鳍能够显著减小压差阻力,改善大迎角性能;使用拐折式翼梢小翼能够进一步减小诱导阻力。  相似文献   
179.
采用热处理+溶剂浸洗+超临界CO2技术对空心/实心石英混编纤维表面进行预处理,同时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携带与渗透作用,将KH-560偶联剂引入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采用接触角测试、表/界面张力测试、树脂吸附量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等分别测试纤维表面能、胶液表面张力与接触角、胶液与纤维浸润性,观察纤维表面形貌结构,分析复合材料的力学与介电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热处理+溶剂浸洗+超临界CO2技术可有效去除空心/实心石英混编纤维表面浸润剂,提高纤维表面能,促进胶液与纤维的完全浸润,最终改善复合材料力学与介电性能。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