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254篇
航天技术   80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17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41.
卫星具有覆盖范围广、抗灾害性强等特点,随着卫星研制与发射成本的不断降低,推动卫星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IoT)、云计算中心深度融合,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和应用架构,已成为航天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地面多用户、大数据量的接入,亟须开展卫星在轨数据处理技术相关研究,提升卫星的在轨服务能力和质量。本文提出了对卫星计算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天基边缘计算系统,并提出了天基边缘计算的3种资源管理策略和4种平台部署协同模式。此外,对天基边缘计算的优势和还需解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搭建了天基边缘计算原型系统,对不同计算卸载策略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42.
文章分析了航天器总装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及各总装作业单元的危险程度及危害性,阐述了总装工艺安全性设计的方法和意义,建议构建安全控制要素基础数据库,进行工艺安全分析和安全技术评价,以期为航天器总装的安全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3.
空间预警系统对弹道导弹发射点战术参数估计方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李盾  周一宇  吕彤光  苗雨 《宇航学报》2001,22(6):84-90,101
本文围绕空间预警系统对弹道导弹发射的探测和监视过程,根据地球同步轨道上的星载传感器获得的角测量及有关目标弹道曲线的先验信息,利用改进的Gauss-Newton方法解决了对发射点战术参数最大拟然估计问题,并采用Monte实验验证估计算法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且对发射点位置的估计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44.
为解决在航空液压零件径向沟通孔加工中因喷油不畅导致积碳、同时解决因电极杆刚性不够导致震颤的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了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配合一种新型辅助内喷油装置的使用,能够实现高效、稳定的径向沟通孔电火花加工。并通过油压控制试验、电极杆材料优化试验、电火花加工试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最终优化出最高效的工艺参数并显著提升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445.
针对双通道控制高超声速飞行器横侧向欠驱动、强不确定性的特点,研究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根有界摄动分析的反馈控制鲁棒性分析方法。基于线性化近似分析和工程约束需求,给出了双通道飞行器改善荷兰滚模态动态的2种控制策略,分别为极点配置方案和模态解耦方案。提出了特征根灵敏度矩阵和有界摄动矩阵的概念,用于评估闭环系统对参数不确定的鲁棒性。基于闭环六自由度模型在标称及参数拉偏情况下,对2种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2种控制方案均可以解决双通道控制问题,所提特征根有界摄动分析方法可准确评估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46.
447.
对整周模糊度解算全过程进行描述并提出GPS信号受到干扰条件下确定整周模糊度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将惯导伪距作为待定点目标位置的近似值 ,代入双差相位测量方程里 ,推导出误差项 ,通过最小二乘算法得到实数解的整周模糊度 ,再分别通过快速模糊度搜索法和综合模糊度搜索法进行整周模糊度搜索 ,通过仿真检验该方法的正确性同时对比两种算法性能。  相似文献   
448.
在航空航天领域,栓接作为最可靠的机械连接方式之一,广泛应用于箭上各类仪器设备的安装、航空发动机的连接法兰以及机翼与机身主结构的固定等场景,栓接结合部的动态特性对航天器结构可靠性以及箭载仪器仪表的输出精度都有重要的影响。基于分形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虚拟材料法的栓接结合部模型,将结合部看作由结合部上部分、结合部下部分及中间非线性虚拟材料层三部分组成。采用区域逼近法对栓接结合部进行区域划分,计算出各区域非线性虚拟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和密度特征参数,并推导出接触表面压强与虚拟材料特征参数的函数关系。设计L形组合件的模态试验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与传统虚拟材料法理论结果的对比,非线性虚拟材料模型最大误差为8.80%,结果远远优于传统虚拟材料法,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49.
制造业信息化集成平台技术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成和协同是制造业信息化 发展的主旋律 制造业信息化是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高新技术发展传统产业”的必然选择。制造业信息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CIMS起步阶段强调的功能集成,设计、制造和管理的集成,经历了90年代的基于并行工程和业务重组的业务流集成,发  相似文献   
450.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难以对低光照环境拍摄的图像进行人脸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图像显著性检测算法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算法,并应用于低光照人脸检测。所提算法将图像的显著性信息与图像原始RGB通道融合,用于神经网络训练。在低光照人脸数据集DARK FACE上进行了充分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DARK FACE数据集上获得了比当前主流人脸检测算法更好的检测精度,进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