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3篇
航空   285篇
航天技术   141篇
综合类   39篇
航天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1.
介绍了一种用于数字Modem设计的比特同步提取算法以及基于该算法的采用不同调制方式的数字Modem设计及其硬件实现。算法采用数字频谱分析的方法,在解调之前实现比特同步提取,从而为解调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经原理样机实验证明,基于上述算法设计的数字Modem具有同步速度快、同步精度高、调制解调方式灵活可变及抗干扰性能好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412.
利用大型结构分析系统NASTRAN和微机自动力分析程序PAL2计算了自由-自由中长加框薄完的动力特性,并用DAS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对壳体进行了模态试验。结果表明:前30阶的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413.
某型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盘由涡轮盘本体和外层整体叶片环焊接而成,采用常规单通道超声方法检测焊接面缺陷时,存在检测分辨率低、信噪比差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采用两组线性阵列换能器的检测方案。利用全聚焦方法(TFM)对焊接面缺陷进行成像表征,与常规全聚焦方法不同,阵列孔径和波形模式均能随检测深度动态变化,其最优参数通过理论仿真确定。制备了含预埋缺陷的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盘试样,开展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双线阵全聚焦超声成像方法能有效提高高温合金盘未焊合面积型缺陷的检测能力,是一种可行的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414.
进行了吹吸气静子的设计,并将其与串列转子组合生成一级高负荷扩压级。在吹吸气静子设计过程中研究了吹吸气的位置、稠度等对流动控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中生成的高负荷静子能达到0.9的扩散因子而不发生分离;吹吸气可以控制从49%轴向弦长处开始的分离,最佳吸气位置在分离点略微靠后的某个位置;最终组合而成的高负荷扩压级能够基本达到原始某高压压气机后两级的做功效果,并有较高的绝热效率,达到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415.
航空复合材料先进超声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密度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由于其独特的制造工艺,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形成缺陷.开裂、脱粘、孔隙(率)及多余物(夹杂)等缺陷是复合材料构件验收和质量监测时需要重点检测的缺陷类型[1-2]. 超声检测方法作为一种方便、有效的检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构件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416.
按两种原则建立加速腐蚀试验的当量关系,用实例给出了建立当量关系的方法和步骤,并对两种原则所建立当量关系的应用范围及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17.
介绍了一种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设计语言VHDL-AMS,探讨了该语言的理论基础,阐述了VHDL-AMS在模拟和数字混合信号领域应用中的必要性及其开发环境等,最后给出了一个RLC滤波器的实例。  相似文献   
418.
419.
航天员的产热和散热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天员的产热与散热是确定飞行器生保系统多项部件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航天员劳动强度、安排作息制度、实施医学监督的主要指标。文章结合作者以往工作部份经验介绍了国外3种估测航天员代谢热的方法;归纳了航天员舱内外活动时的产热量,并综合分析其变异的原因;并着重论述了低压条件下影响航天服热交换的因素,从而提出了可以由地面实验所获得的服装通风流率,转换成不同低压下带走同样热量所需相应流率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4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