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81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2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SiC含量对Ti_3SiC_2/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反应热压烧结法制备了Ti3SiC2/SiC复合材料,针对SiC含量对该复合材料致密化程度、力学性能以及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SiC含最的增加,试样难于致密,试样需要在更高的温度才能达到较高的致密度;(2)随SiC含量的增加,Ti3SiC2/Si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提高,但SiC含量达到50%时,由于复合材料含有较多的孔洞,使强度和断裂韧性降低;(3)Ti3SiC2/SiC复合材料在常温下表现为非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12.
引言 如图1所示,一架运输机的设计是多学科相互协调作用的综合性设计,在概念、预发展以及详细设计阶段,气动力、结构、重量与平衡,操稳控制、电子电气、动力装置、性能需求及经济性各设计要素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协调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3.
主要研究了减速板梁的结构设计技术,包括设计方案的拟定、成型工艺方法及材料的选取、铺层的设计、结构设计和分析,以及FiberSIM复合材料设计等整个设计过程。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减速板梁满足结构强度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4.
设计了一款共面波导馈电的新型超宽带平面天线,该天线印刷在介电常数为4.4的FR4覆铜介质基板上,尺寸为20mm×30min×1.2mm,利用仿真软件HFSS对天线参数进行优化仿真。调节辐射贴片上各枝节的长度与宽度,通过不同谐振点的耦合来展宽频带宽度,可实现天线频带宽度为3-11.7GHz(S11〈-10dB),相对带宽达到119%。按照优化尺寸对天线进行加工,实测数据与仿真值基本吻合。结果表明,该天线不仅可以实现超宽频带,而且结构简单,尺寸小,易于集成。  相似文献   
115.
多层次多策略的分布式网络信息过滤系统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现有网络信息过滤技术的基础上,描述了一种多层次、多策略、可扩展的分布式网络信息过滤系统模型框架.该模型框架包括网络信息数据分析、过滤及转发等功能,采用细粒度的内容过滤策略,在保证信息数据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数据转发的速度,缩短了数据传送的延时,并可以插件的形式灵活地挂载过滤程序,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该系统模型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以模块的形式灵活地重组和配置各项功能,可在分布式环境下协同工作,提高了系统的性能.本系统的各种数据处理过程对用户是完全透明的,减少了对用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6.
针对复合材料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结构"工字梁",介绍了应用FIBERSIM软件对其进行铺层设计的方法,并对易发生错误的位置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7.
为在型号生产中有效地实施各级标准 ,○六一基地 340 9厂经常不定期地发布《标准化通报》 ,顺利解决了型号产品在研制、批生产过程中标准的实施问题。同时提高了职工的标准化意识水平和标准化人员本身的素质 ,充分发挥了标准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试验数据改进压气机特性计算模型精度的计算方法。此方法可在不改变已有计算模型的前提下提高模型的计算精度。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运用结果表明,此计算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