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244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3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采用热模拟试验对一种含银Al-Cu-Mg耐热铝合金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合金在热压缩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分别为340~500℃,0.001~10s-1的条件下的流变应力行为和变形组织.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该合金热压缩变形的流变应力行为可用双曲正弦形式的本构方程来描述,也可用Zener-Hollomon参数来描述,其变形激活能为196.27kJ/mol.在较低的变形温度或较高的应变速率下,合金组织中主要存在沿垂直于压缩方向拉长了的晶粒.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降低,拉长的晶粒发生粗化,并且合金中出现了再结晶晶粒,说明合金中的主要软化机制逐步由动态回复转变为动态再结晶.该合金较适宜的热轧温度为380~460℃,应变速率为0.1~10s-1.  相似文献   
232.
利用化学气相浸渗法制备了 C/ Si C复合材料 ,研究了两种加热方式 (电阻加热和中频感应加热 )下 Si C沉积物形貌、沉积机制以及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 :电阻加热时沉积单元为高温熔滴 ,Si C沉积物为卵石形貌 ;感应加热时沉积单元为 Si C固体粒子 ,Si C沉积物为粒状形貌。电阻加热时高温熔滴易于渗入纤维束内部 ,复合材料结构均匀 ,致密度高 ;而感应加热时 Si C固体粒子多以团聚体的形式沉积在纤维束表面 ,难于渗入纤维束内部 ,复合材料结构均匀性差 ,难以致密。沉积机制的差异导致两种复合材料的结构差异 ,使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同 ,电阻加热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断裂功较高 ;感应加热时复合材料性能较低  相似文献   
233.
微量Sc对TiAl基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了微量 Sc对 Ti Al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合金的室温抗弯强度和最大挠度均随 Sc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而合金的高温压缩强度却显著提高。 TEM观察发现 ,Sc的加入使 Ti Al合金中形成大量的呈薄片或颗粒状的 (Sc,Ti) 3 Al相。这种相沿α2 /γ和γ/γT 界面择优分布 ,且与界面位错有交互作用。此种结构组态可能是造成 Ti Al合金的室温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对于以界面间的滑移为主要变形方式的高温形变 ,由于界面间的滑移受到阻碍作用 ,合金的高温强度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34.
复合材料RTM制造工艺计算机模拟分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研究以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为目的,在普通 WINDOW窗口下实现各类平面构件RTM工艺过程的控制体积单元 /有限元算法 ( CV/FEM),进行工艺过程的压力场及树脂流场模拟分析。模拟分析主要工艺参数——树脂粘度、注射压力及预成型体渗透特性对 RTM工艺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注射压力及渗透率与工艺充模时间的定量反比关系,以及树脂粘度与充模时间的的定量线性关系。研究还揭示了注口设计对充模时间的影响规律。实验验证表明工艺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RTM工艺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将为优化工艺设计、减低工艺实验成本及保证产品质量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35.
杜磊  肖金武  尹瑞康 《推进技术》2002,23(3):245-248
为了改善高燃速丁羟推进剂的低温力学性能,设计合成了AO系列 同助剂,并在丁羟高燃速实验配方中验让了它们的使用效能。结果表明AO助剂大幅度提高了高燃速实验配方的低温力学性能,在常温强度相当的条件下,-40℃下最大伸长率由40%左右提高到55%以上。实验结果也显示助剂与粘事剂的表面张力值越接近,工艺性能越好。文中还通过温反射红外光谱(DRIR)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对界面助剂的作用机理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36.
非圆齿轮可以实现周期性的非匀速比运动,在各种精密机械中都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综合应用CREO的参数化设计功能、ADAMS的运动仿真功能、CAXA线切割的代码生成功能实现了三阶椭圆齿轮的设计与制造,为单件及小批量生产场合创建了典型范式,适用于各种类型非圆齿轮的设计与制造。  相似文献   
237.
介绍了国内外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国内PMI泡沫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迫切需要建立PMI泡沫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制造与验收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38.
轴对称喷管与后机身组合结构的红外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背负式安装的轴对称喷管与具有双尾翼的飞机后机身组合结构的红外辐射特性,在几个典型平面内测量了组合结构的红外辐射强度的空间分布,并且将测量结果与单纯的轴对称喷管的红外辐射强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后下方平面内,由于后机身对喷管和喷流的遮挡,组合结构的红外辐射强度低于单纯的轴对称喷管,并且随喷口相对机身的内缩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在某些方向上,如后上方平面内,组合结构的红外辐射强度高于单纯的轴对称喷管。  相似文献   
239.
为了研究非对称二元喷管(Unsymmetrical two-dimensional nozzle, UTDN)的红外辐射特性,首先以宽高比为8的常规二元喷管(AR8)为基础,设计加工了UTDN,然后在涡扇发动机热喷流实验台上测量了UTDN轴线上的温度分布以及在后半球典型探测面内0,10,30,60和90°方向上的红外光谱辐射强度,积分得到辐射强度的空间分布,并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与AR8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UTDN的掺混能力与AR8相当;在10和30°方向上,UTDN在侧后方测量面内的红外辐射最强;而在60和90°方向上,则是后上方测量面内的红外辐射最强;UTDN通过延长面的遮挡作用,在二元喷管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下方测量面内的红外辐射,最大处降幅达到83.8%.  相似文献   
2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