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9篇
航空   371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90篇
航天   10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71.
针对归一化RBF网络,利用基于山峰函数的减法聚类算法构造归一化RBF网络的初始结构,采用奇异值分解(SVD)算法分析了网络隐含层节点与奇异值、累积贡献率以及索引向量的关系,并对归一化RBF网络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最后,对该优化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和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472.
研制了一种基于两个弯振模态和一个纵振模态 ,可分别绕 x,y,z轴转动的圆柱 -球体三自由度超声电机。从电机设计的角度讲 ,使电机的定子具有合适的工作模态是至关重要的。在通常情况下 ,人们往往采用试凑的办法来满足其工作模态的要求。但“试凑法”是经验性的 ,不仅耗时多 ,效率低 ,而且有可能得不到满意的结果。为此 ,本文建立了定子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在 MATLAB环境下编写了相应的优化设计程序 ,并根据其优化设计结果 ,设计和制造了定子和电机的原型样机 ,其外径为 2 0 mm,长度为 67mm,重量为 1 5 7g。实验结果表明 :电机定子的模态频率和振型满足设计要求 ,并与优化结果相吻合。故本文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并可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473.
第一部分:二元不可压理想流体有位流动的电模拟 在研究空气动力学的问题中,常迂到解拉普斯型的方程。对某些空气动力学边界条件,往往需利用数值积分法求解,繁琐且不精确。电拟槽模拟方法就是利用电场中的电位及电流函数亦满足拉普斯方程的特性,找出它们之间边界条件的相应关系,以电场来  相似文献   
474.
钝体头部与后体相接时,往往要出现角点,如果头部的钝度足够大,则在轴对称绕流情况下,音速点即在此角点处。目前求解此种音速点在角点处的钝体头部绕流的直接问题,只有积分关系式法才较精确,但该法须对沿激波层积分得的近似常微分方程组进行数值解,而且所给的二点边界条件中的一点,须按另一点的边界件条用逐步逼近法确定得,整个求解过程很繁琐且费时,而且在角点隣域进行数值积分时困难很大,见文献[7,8]。 鉴于此种情况,本文提出一种简易而又能具有数值解法精确度的实用计算方法,它系以积分关系式法的一级近似常微分方程组为基础,将头部激波用多项式来逼近,利用通过激波的气体貭量守恒关系式,激波的几何关系式以及物面驻点与音速点处的己知条件,直接确定得这种有角点钝体在高超音速轴对称绕流情况下,头部脱体激波的位置,形状以及头部上的压力、速度与速度梯度的分布。在求解过程中全部采用简单的数学分析与代数运算方法,方便且省时。 本文方法适用于任意形状的头部。文中对平头钝体进行了详细计算,从该算例中可见按本文方法所计算得的激波位置系位于一,二级近似的数值解之间,而所得的压力分布则要较一、二级近似的数值解为佳而更接近于实验值。  相似文献   
475.
为了确保乘员在可生存事故中存活,民机结构必须具备适坠特性.适坠性设计的关键部位为地板以下结构,包括底框、行李舱底部结构和行李舱支柱三个元素.对民机典型机身结构进行了简化,利用LS-DYNA建立了1/4缩比动力学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考察了行李舱支柱位置、角度及行李舱高度变化对机身坠撞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合理选择行李舱支柱位置、角度及行李舱高度参数可以大大改善民机机身结构的适坠性能.  相似文献   
476.
为了探究跨声速飞行工况下混合并联涡轮基组合循环(Turbo based combine cycle,TBCC)动力的冲压流道在冷通气状态下的流动及阻力特性,构建了一个巡航马赫数为4.0、基于混合并联TBCC动力的高马赫数飞机模型,通过三维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其在Ma=0.7~1.6,H=11 km飞行环境下飞机-发动机内/外流动及其耦合特征。计算结果表明:跨声速状态下,冲压进气道入口处气流增压后的静压达到了自由来流滞止压力的85%~90%,气流接近于滞止状态,说明组合进气道存在强烈的节流效应,且冲压通道的喉道是组合进气道节流效应的主要贡献者;冲压发动机尾喷管的排气流动同时受到飞机绕流及涡轮通道排气系统等多方面的干扰,且涡轮通道排气射流对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气流本身就存在膨胀压缩及排气引射等多种干扰机制。阻力分析表明,压差阻力系数高出内表面摩擦阻力系数2个数量级,是跨声速状态下冲压流道阻力的主要来源;亚声速状态下,进气道阻力占比达到了60%~80%,是冲压流道的主要阻力部件,而Ma> 1.0超声速状态下,进气道阻...  相似文献   
477.
针对远程民机变弯度机翼后缘外形设计问题,从变形矩阵构建角度开展气动优化设计研究。参考指关节变形结构特点确定后缘变形外形参数化方法,基于代理优化算法,结合变形关联约束搭建了后缘外形变形矩阵气动优化设计流程,完成了以升力阶梯变化为特征的巡航任务剖面变形矩阵和由抖振点和阻力发散点构成的非巡航任务剖面变形矩阵的气动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在巡航任务剖面,后缘变形减阻收益随着设计点升力相对基准点变化量的增加而增大,且高升力时的减阻量约为低升力的7~8倍。后缘变形减阻关键在于调整主翼压力分布,对变弯控制剖面偏度不敏感,考虑变形关联约束不会明显降低减阻收益,存在变弯控制剖面偏转规律相同、偏度与升力线性对应,且减阻收益明显的阶梯变形矩阵。在非巡航任务剖面,后缘变形同样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有效降低抖振点的激波强度,但无法有效改善阻力发散。  相似文献   
478.
激波捕捉格式可以根据局部流场的光滑程度自适应地控制耗散,以抑制小尺度的非物理波动并解析更多的大尺度流动结构。为了更好地识别激波捕捉过程中产生的小尺度非物理波动,进而更精确地控制耗散,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流场的幅值和波数控制耗散的方法。对于激波主导的或各向同性湍流的具有强烈非定常性的问题,根据一维非定常欧拉方程,推导小尺度下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数值实验或Kolmogorov尺度理论确定小尺度波动幅值的阈值。最后,基于傅里叶分析及小尺度波动幅值的阈值,建立耗散大小与局部流场的幅值和波数的关系。为了获得激波捕捉能力,将该格式与TENO(Targeted 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格式进行混合构造了混合格式。一系列激波主导的基准算例显示,该格式在计算过程中产生的小尺度非物理波动的波数更低,幅值更小,并对大尺度的流动结构具有更好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479.
评述了空勤组减员、激光防护、座舱内实时信息以及无人战斗机等未来战机需求牵引对座舱电子显器的影响,三维透视显示格式对增强驾驶员情况了解的作用,介绍了美国空军的设想和计划。  相似文献   
480.
虚拟坐标测量机虚拟测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虚拟坐标测量”的新概念。它是在虚拟环境下,通过虚拟测头的移动和触测实现对真实环境下坐标测量机的零件测量过程的仿真。与真实环境下坐标测量机的零件测量不同,它产生的测量结果并不是零件的实际尺寸及误差是否满足要求,而是产生特定被测零件的测量程序和测量方案。因此,它也是一种坐标测量机的离线编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