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95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日渐明显的是,许多特异意识状态(ASC)和相关问题可以进入科学探索的领域.许多这些主观的状态或现象原先被归类为本质上是宗教的或神秘主义的,因而作为非客观的、非物理性的或不属于普遍的观察而被排除于科学研究之外.这种态度正在改变.首先是因为主观——客观二分法的困境证明了意识的重要性;其次是因为技术的发展使得发现主观状态的生理相关性成为可能——例如,现在可以通过快速眼动和脑电图记录探查和监督做梦.作为这些进展的结果,先前的这些神秘主义主题正转向科学证实和探索的领域.  相似文献   
32.
重点介绍了NAPT与ESP IPSec的工作原理和兼容冲突,提出了基于UDP封装的方法,解决了IPSec在传输模式和隧道模式下如何穿越NAPT的难题,提出了UDP封装的安全考虑.  相似文献   
33.
34.
工序问题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加工的次序问题,对于不同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我们得到了相应的优化准则,这些准则在实际应用中便于操作,利用这些优化准则得到了加工次序问题的最优的结果。  相似文献   
35.
随着单元体设计与基于状态维修等理念的发展,为克服早期传统的使用监视方法的不足,提出并发展了航空发动机限寿件使用寿命监视技术。在归纳发动机使用监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使用寿命监视概念、功能结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并对比了使用寿命监视相对于早期使用监视方法的优越性与研究的必要性;详细分析了使用寿命监视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及潜在的应用前景;最后结合国内现状,给出了开展使用寿命监视研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6.
宏金 《太空探索》2003,(11):20-20
与前四艘神舟飞船一样,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也是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的“三舱一段”的结构形式。 轨道舱位于飞船前部,为密封舱,外形两端带有锥段的圆柱形,前端与附加段连接,后段与返回舱连接,供航天员进出返回舱。轨道舱舱壁设有内开密封舱门和对地观察窗口,供航天员在地面进出飞船和在空间对地观察摄影使用。轨道舱外壁装有推进剂贮箱和发动机系统,  相似文献   
37.
38.
体育场挑蓬风荷载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能容纳五万多观众的浙江省黄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在观众席上建有能遮挡风雨挑蓬,挑蓬之大座席覆盖率90%以上,总积21000m^2。挑蓬被支撑在外环梁和由斜拉索吊拉的内环梁上。  相似文献   
39.
目前,国内的芯片参数测试系统大多都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本文讲述了基于STC12C5410AD单片机自主设计的一种多功能可扩展性强的芯片参数或动态特性的测试系统,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硬件和软件设计。操作员利用计算机就可控制一整套测试步骤使之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失误与繁琐的手续。该测试系统成本低,应用程序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40.
基于非测地线理论的回转体缠绕成型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非测地线缠绕的有关理论,详细分析了微机控制纤维缠绕机的丝嘴运动规律,推导出了丝嘴运动方程和芯模的转角方程,为复杂芯模的缠绕以及微机控制纤维缠绕机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