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54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分析了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适航管理机构的结构布局和管理体系,介绍了它的总部机构、地区机构和地方办公室的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归纳了FAA适航管理机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222.
随着低功耗微机电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微型发电机涌现,其中压电发电机为典型的代表。针对一种基于风致振动机理的柔性压电发电机进行了实验及仿真研究:建立柔性悬臂梁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分析柔性梁在流场中的力学环境及颤振机理;探究压电悬臂梁在亚颤振临界风速及超颤振临界风速条件下电压输出特性及其给电容充电的性能。结果表明,当风速低于颤振临界速度时,单个压电悬臂梁输出电能较小,接近于零。当风速高于颤振临界速度时,输出电压为类正弦曲线,峰值可达20V。在超颤振临界速度条件下,单个压电悬臂梁为10μF电容充电10s可达22V。微型压电发电机为低功耗微机电系统设备供电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23.
224.
225.
基于小波的航空发动机叶片孔探损伤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机孔探技术是航空发动机内部故障检测的重要技术,而叶片损伤则是发动机内部的一种常见损伤.针对发动机叶片损伤的特点,通过对损伤模型的分析,应用SUSAN(Smallest Univalue Segment Assimilating Nucleus)边缘检测算法对叶片损伤进行定位,应用小波变换对孔探图像进行分解,得到不同位置处的不同频率分量.并根据损伤模型的分析通过已定位的损伤位置来确定损伤法线方向的频谱分量,计算出损伤处除直流分量之外的其它频率分量的频谱能量,从而依据损伤频谱能量检测并估计发动机叶片的损伤.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法可以定量检测并估计航空发动机叶片表面损伤情况,为检测并估计发动机叶片损伤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26.
在您打开这期刊物的时候,人类已经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跨越———进入了新的千年、新的世纪。在新世纪的第一期里,首先祝各位读者新世纪好!2001年是中国航空工业迎来50周年大庆的一年。回顾航空工业50年发展的风雨历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航空工业与新中国共同成长,有开拓的艰辛,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警醒。航空工业为新中国的国防安全、经济建设和技术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航空标准化与质量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航空标准化从消化50年代前苏联的标准开始,到逐渐引进其他国家先进的标准与国际接轨;从借鉴别国经验开始,到逐渐形成中…  相似文献   
227.
李树有  王启 《飞行力学》1993,11(1):59-60
3.2 失速特性失速特性试飞是在巡航(襟翼收上,起落架收上)、起飞(襟翼15°,起落架收上)和着陆(襟翼38°,起落架放下)三种构形下,后重心28%b_A,飞机质量为21.4~19.7t范围内进行的。慢车直线飞行失速特性试验的发动机油门为17°,扭矩压力为1.9 MPa。带动力直线飞行和转弯飞行失速特性试验的发动机功率为1.6V_(s1)平飞功率,即油门为30°,扭矩压力约为3.0MPa。失速特性试验的后重心改在28%b_A,而不是在设计后重心33%b_A,这是考虑到Y—7  相似文献   
228.
对巨磁电阻材料La1-xZnxMnO3(x=0.1,0.3,0.5,0.7,0.9,1.0)样品的制备工艺、晶体结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品ZnO与MnO2固相反应的烧结温度和时间分别大于1300℃和6h时,反应生成具有四面体结构的ZnMnO3化合物;压制成型的压力对结构具有一定影响;不同浓度的Zn2 (x=0.1,0.3,0.5,0.7,0.9)掺杂样品在1350℃烧结12h后,均具有钙钛矿结构,但掺杂浓度在大于x=0.5时有新的衍射峰,产生新的物相,从而影响巨磁电阻效应性能。  相似文献   
229.
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阐述了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原理,推导了其力学编排方程,提出并论证了提高载体角速度的计算值精度的方法。从而得到了适于工程应用的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方案,对该方案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0.
针对水面舰艇编队尾后方向的潜艇威胁,研究反潜直升机使用吊放声纳搜潜中的警戒扇面、兵力需求、参数决策等问题。通过分析锯齿形法特点、吊放声纳搜潜过程,建立了多机舰艇编队尾后搜潜的警戒扇面定量计算模型。研究了齿形法相邻探测点间距系数、搜索速度等制约因素,探索了吊放声纳作用距离与潜艇航速的定量关系,给出了已探测区等效圆半径的计算方法。仿真计算了舰艇编队尾后搜潜中实际对潜警戒扇面、最优间距系数、不同任务要求下的兵力需求。结果表明:配置2架直升机于舰艇编队尾后15海里处,可建立80.9°的对潜警戒扇面;齿形法最佳间距系数介于1.1~1.3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