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900篇
  国内免费   74篇
航空   1343篇
航天技术   122篇
综合类   68篇
航天   1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1 毫秒
91.
由于试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动态测量技术的创新,现在才使我们有可能到喘振这块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地去探密。本文从能量守恒、流量连续和激波前后能量损失等不同角度对喘振的物理现象和喘振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喘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流量振荡和喘振频率等重要参数进行了逐一讨论。喘振特性是集中体现在喘振时的σ-φ曲线上,它呈“8”或“0”字形,这是国内外从未见过的曲线,本文对“8”和“0”字各段对应的能量变化、流量变化和激波位置等情况作了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92.
高温水星有水吗水星是太阳系中距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的自转周期与它围绕太阳运行的公转周期相一致,因此水星对太阳就像月球对地球一样,总是以一面朝向太阳。在这一面上,全年白昼无夜,同时由于水星上几乎没有大气,炽热的阳光直射裸露的水星表面,所以温度很高,其赤道附近温度高达400℃,所以叫水星就显得有点儿名不符实了。与此相反,在阳光照射不到的水星背面,永远是长夜无昼,酷寒难熬,冷到-162℃。在这种环境下自然没有生命存活。  相似文献   
93.
94.
多目标演化算法已成为优化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介绍了多目标演化算法的分类方法,给出了其基本流程。按时间顺序详细介绍了现有的九种典型多目标演化算法的实施过程,对比了这些算法的优缺点,并讨论了与多目标演化算法相关联的一些问题如约束的处理、算法的收敛性等。  相似文献   
95.
行仁 《中国航天》2003,(11):27-30
美国航宇局用于天文观测的最后一个“大观测台”天文卫星———“空间红外望远镜设施”(SIRTF)在推迟几年之后,终于在8月25日由一枚德尔它2重型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升空。卫星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这次发射也是德尔它火箭计划的第300次发射。耗资12亿美元的SIRTF卫星将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进行红外天文观测,将使美国航宇局同时具备光学(哈勃太空望远镜)、X射线(钱德拉X射线观测台)和红外(SIRTF)空间天文观测能力。科学家们希望SIRTF能拍摄到在视觉和科学上都同哈勃拍摄的一样壮观的图像。  相似文献   
96.
杭添仁 《航天》2009,(10):40-53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技等许多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中国的航天技术也随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飞速发展起来,广泛用于国计民生,带来巨大效益,在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7.
应中国科协邀请,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美国加州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应用力学部陈介中博士于1981年10月26日来京讲学,历时两周。陈先生就航天器的结构动力学问题举行了讲座五次,技术座谈五次和专题技术座谈四次。并就星际航行作了一次科普报告,整个讲座和技术座谈由七○二所副所长陈奇妙主持。七机部、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120人参加。与会同志一致反映陈先生的报告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深入浅  相似文献   
98.
99.
100.
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会触发和维持空间高功率射频器件的共振雪崩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又被称为微放电效应。微放电效应是限制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从微放电作用的机理出发,首先介绍了两种微放电类型(单表面与双表面)的基本物理机理;然后总结了当前主流的微放电抑制方法并给出各自应用于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时的限制。针对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抑制的特殊问题,综述了国内近5年来在表面处理法抑制微放电领域的研究成果并预测了微放电抑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