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68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01.
102.
空天防御作战是指在国家最高空天防御指挥机构统一指挥下,综合运用陆基、海基、空基和天基作战力量,对航空、航天空间各类来袭目标及其武器系统实时的先制、抗击和防护作战行动.简述了美俄的导弹空天防御体系建设思路,结合空天防御的热点,总结出航天电子对抗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3.
王谓季  张阿舟 《航空学报》1987,8(3):138-144
本文提出了通过敏感的振动特性来进行结构故障早期诊断的图象识别诊断法和参数变化诊断法。前者可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并作简单分类,后者能同时确定故障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两方法都用到了悬臂梁的故障诊断中,结果表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4.
航天员转体技术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员在自由状态下的转体技术是航天员训练和太空任务完成好坏的重要指标。本文借助15段的人体模型,使用多刚体动力学的方法建立起航天员转体动作的力学模型。该模型易于编程,适合于实时计算。并使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建立了航天员转体运动的实时动态仿真系统。该系统只要求输入基本的人体测量数据和肢体的相对运动规律,以图形动画形式输出,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105.
卷首语     
复杂电磁环境是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作战必须面对的问题.战场环境下敌我双方各种电子信息装备(用频设备)的大量使用,造成电磁信号在一定的空域、时域、频域上,连续交错、密集重叠、功率分布参差不齐.此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电磁频谱活动愈加频繁,电子战技术装备能力不断提升,武器作战面对的将不仅仅是动态变化的电磁环境,而且还有体系对抗条件下各种网络化、智能化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6.
常压固化成型的大锥角重叠缠绕玻璃/酚醛防热层,容易产生在小锥角防热层中不常见的一些缺陷。对大锥角防热层的亚缺陷进行无损检测、烧蚀性能、力学性能及扫描电镜分析,分析表明亚缺陷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柔性变后掠飞行器非定常气动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柔性变后掠飞行器变形过程中的非定常气动力,对柔性变后掠飞行器进行了非定常数值仿真。首先分析了柔性变后掠飞行器在特定后掠角下的定常气动特性,接着选用三种变后掠周期进行了非定常计算,分析了不同变后掠速度对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影响,以及定常与非定常气动特性的差别,并研究了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柔性变后掠飞行器通过后掠角的改变可以使实时气动性能达到最优;不同变后掠速度引起的气动力差异不大;定常气动力与非定常气动力最大差异不超过7%,其差异主要是由于机翼上气动力的差异引起;非定常计算的升力、阻力系数大于定常结果,俯仰力矩系数与定常计算值差异不大。非定常气动力的产生机理是由于机翼的附加速度所引起的,与流场迟滞无关。总体上看,攻角小于14°时,小后掠可以取得较大的升力、阻力系数;大于14°攻角,大后掠的升力、阻力系数较大;所有后掠角均在4°攻角处取得最大升阻比且小后掠角的升阻比较大;当升力系数小于1.28时,小后掠角产生较小的阻力系数,超过这一数值,大后掠角的阻力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108.
改进型一体化加力燃烧室方案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传统加力燃烧室质量过大与非加力状态下流动损失巨大的问题展开了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一体化加力燃烧室方案,取消了常规的钝体稳定器,采用了内突扩中心锥的火焰稳定结构.采用了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方案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案对入口参数不敏感;在所有研究的工况条件下,3种方案总压恢复系数均高于0.96,加力燃烧室的效率接近0.90;采用波瓣混合器的方案具有最佳的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109.
针对航空发动机数字电子控制器的实时性和高性能要求,需保证数控系统中的传感器激励信号的高精度和低失真度,使传感器提供更准确地反馈信号以参与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的控制。基于数字电子控制器的硬件实现,分析和总结了在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中常见的传感器激励信号的发生方法,计算出了几种方法中对应的开启和关闭时间,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1种在硬件实现前的准确、可行的针对SPWM激励波形的仿真方法。详细描述了利用SPWM技术发生正弦信号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用方法中正弦信号的实际输出值对于理想输出值的逼近方法,并着重阐述了利用Matlab数学工具仿真生成SPWM信号及计算其失真度的方法,最后得出各种方法的实际输出效果。  相似文献   
110.
凹腔支板尾缘涡脱落频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不同结构尺寸的凹腔对支板尾缘涡脱落频率特性的影响,设计了用于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的带凹腔支板部件,并对其进行了风洞冷态试验。对所测得的速度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并与标准支板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开凹腔设计改变了涡脱落频率变化趋势,而不同结构尺寸的凹腔对尾迹区涡脱落频率的影响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