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112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3 毫秒
61.
由于卫星各轴角速度之间是相互耦合的,故当姿态作大角度机动时需要考虑其非线性的动力学特性。此外,表示姿态的运动学微分方程也是非线性的。针对这类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设计,文章提出了一种采用平方和(SOS)的综合方法。虽然SOS法是一种数值计算的方法,但文中表明设计结果却具有清晰的物理意义。所得的控制律可以视为是非线性版本的PD控制。由于修正Rodrigues参数(MRP)本身特性的关系,控制输入会出现峰值,因而文章提出了一种饱和设计。根据此类姿态系统的无源性本质,可以证明饱和下系统的响应是收敛的。同时,提出了一种利用对角优势的设计思路来减少SOS法的数值误差。SOS法可以求解不容易解析求解的非线性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孟松鹤  杨强  霍施宇  解维华 《宇航学报》2013,34(10):1295-1302
防隔热/承载一体化热防护的结构承载功能使其比传统热防护具有更高的结构效率。近年来,已经发展了波纹夹芯一体化热防护及改进方案、刚性隔热夹芯一体化热防护、多层级一体化热防护等多种一体化热防护概念。首先介绍了各方案的结构特征,分析了各方案的热短路效应和结构承载性能。阐述了一体化热防护等效性能分析与热力耦合响应高效分析方法。介绍了热力耦合约束下一体化热防护的结构尺寸优化与材料优选方法。论述了一体化热防护非确定性分析与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体化热防护发展的特点和不足,探讨了一体化热防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在CARDC等离子体风洞中开展的非烧蚀型防热材料超高温陶瓷(UHTC)的试验研究结果。对Ф20mm平头圆柱体试验模型,采用亚声速驻点试验技术,在驻点热流478W/cm2,气流焓值27.9MJ/kg,环境压力18kPa条件下,分别对代号C(15、10)型、Y型、S(30、15、10)型3种材料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模型试验前后的长度变化、质量变化以及模型表面温度进行了测量,初步分析了模型的表观变化、抗氧化特性和表面辐射特性。结果表明:Y型模型试验前后表观变化不大,表面温度达到1930℃;S型模型表面生成一层薄氧化层,稳定情形下模型表面温度达到1964℃;C型模型表面烧蚀严重,模型表面温度达到2462℃,防热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64.
热防护材料表面催化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高焓离解环境下热防护材料所承受的气动热载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材料表面催化特性的影响。根据高焓服役环境特征和热防护材料表面催化特性的发展现状,重点综述了材料表面催化反应机理和不同尺度的催化模型,分析、比较了催化特性地面测试与评价方法以及典型热防护材料表面催化特性的影响因素,简要总结了国内现阶段相关催化特性研究的初步成果,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催化特性测试与表征方法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为有效改进热防护材料表面催化特性试验测试技术、准确预测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环境,从而实现热防护系统的精细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拉伸速率、试样类型、试样表面状态对δ0.05mm薄钢带力学性能测试的影响,通过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拉伸速率对薄钢带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影响并不大,而试样的类型和试样的表面状态对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表面无缺陷的哑铃型试样可以满足检测要求,提高钢带检验一次合格率。  相似文献   
66.
鉴于单个域信号处理抗干扰的局限性,概述了扩频系统中基于联合域信号处理抗干扰技术的研究成果,在整理归纳技术方法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展望了该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趋势,为在不同领域中设计具有强抗干扰性能的扩频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有界控制导弹随机最优制导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削弱加速度界和系统噪声对拦截导弹性能的影响,基于随机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考虑有界控制的随机最优制导律(stochastic optimal guidance law,SOGL)。通过系统降阶与性能指标变换和随机输入描述函数近似,将拦截导弹的控制有界和状态估计误差考虑到了该制导律的设计当中。同时,为削弱目标加速度估计延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SOGL的补偿形式,并基于Monte Carlo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SOGL相比于传统的最优制导律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而其补偿形式削弱了滤波器估计延迟的影响,更适用于目标机动存在切变的情形。  相似文献   
68.
多孔C/C材料发汗冷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汗冷却是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关键部位热防护问题的有效方法,文章开展了以未完全致密化C/C材料作为多孔介质、水作为冷却剂的发汗冷却实验研究。设计并制备了发汗冷却平头实验模型,分别在热流密度1.1 MW/m2和1.45 MW/m2的氧-丙烷热结构考核条件下,通过测量模型内外壁温度响应,评估其发汗冷却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冷却剂的引入极大地降低了模型内外壁温度,外壁面冷却速率高达8.8℃/s以上,未出现明显烧蚀现象。内壁面温度均保持在水沸点100℃以下,达到了可重复使用、耐长时加热的热防护要求,进一步表明了发汗冷却的巨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9.
小推力轨道保持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秋杰  孟占峰  韩潮 《上海航天》2010,27(4):23-28,42
对小推力轨道保持方法进行了研究。用快、慢变量控制器分别控制轨道要素的快慢变量,基于推导的经典轨道要素与2个推力方向角和最佳变轨位置的关系,给出了最优推力方向角的解析表达式。用Lyapunov反馈控制实现卫星轨道机动的轨道转移,并引入相位调整,实现了卫星的站位保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Lyapunov的反馈控制可实现小推力轨道的转移和保持。  相似文献   
70.
针对某APU负载压气机可调进口导叶疲劳失效故障开展了故障原因分析,采用定常与非定常方法研究了工作角度变化对导叶稳态与交变气动载荷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导叶稳态应力和振动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及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可调进口导叶执行装置的"活塞杆"与"接耳"装配不到位,导叶角度严重偏离正常值,使得气动交变载荷显著增大,振动应力过大,从而导致导叶短时间内疲劳失效;导叶角度偏离提高了叶片的稳态应力水平,加剧了导叶的失效进程。建议完善相应的装配工艺,适当增大叶根圆角,以降低叶根的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