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3篇
航空   486篇
航天技术   68篇
综合类   97篇
航天   1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正为推动我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确保民航持续适航安全,中国民用航空局对《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和《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R2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CCAR-147R1(送审稿)和CCAR-66R3对我国民航维修培训体系及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考试进行了重大改革,有效地解决了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培训及考试存在的问题,将我国民航维修与国际接轨,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53.
在空间环境中,嵌入式SRAM 易受高能粒子的作用发生单粒子软错误,针对这一现象,文章研究了深亚微米工艺下嵌入式SRAM 的单粒子软错误加固技术,提出了版图级、电路级与系统级加固技术相结合的SRAM 加固方法以实现减小硬件开销、提高抗单粒子软错误的能力。并基于该方法设计了电路级与TMR(三模冗余)系统级加固相结合、电路级与EDAC(纠检错码)系统级加固相结合和只做电路级加固的3 种测试芯片。在兰州近物所使用Kr 粒子对所设计的测试芯片进行单粒子软错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级加固的SRAM 抗单粒子软错误能力与写入频率有关,其中当SRAM 的写入频率小于0. 1s 时,较只做电路级加固的芯片,系统级和电路级加固相结合的SRAM 可实现翻转bit 数降低2 个数量级,从而大大优化了SRAM 抗单粒子软错误的性能。并根据实验数据量化了加固措施、写频率和SRAM 单粒子翻转截面之间的关系,以指导在抗辐照ASIC(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中同时兼顾资源开销和可靠性的SRAM 加固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4.
<正>顾诵芬(1930-),江苏苏州人,中国飞机设计师。1951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历任中国航空研究院飞机设计所副总设计师、副所长、所长兼总设计师,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总设计师。顾诵芬从1954年起先后承担中国自行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型和歼教6型的气动力设计工作,1964年起参与领导了高空高  相似文献   
55.
人机环境系统中CFD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FD技术对人机环境系统中的一个典型问题——飞机空调座舱的舒适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拟方法,扩展了原有算法。数值模拟的成功,充分展示了CFD技术在人机环境系统中的作用与可能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56.
康宝生 《航空学报》1992,13(1):96-100
在CAGD中,构造光滑曲线通过给定的二维或三维点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广泛釆用的方法是Hermite技术,但是依照这种方法,插值曲线的形状过多地依赖于切矢的模长,且形状的修改不能依几何的方式交互完成。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交互技术和插值技术于一体的曲线插值方法,插值基函数为有理函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形状参数在几何修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赵淳生 《航空学报》1987,8(7):404-411
一、引言 近20年来,宇航工业广泛地采用耐高温材料,以保证宇航器的某些部件在高温环境下有较好的耐久寿命。耐高温的材料往往具有硬而脆的特性。这就要求人们发展一种新的(非传统的)加工技术。在这些技术之中,特别值得提出来的是超声波加工技术,见图1。  相似文献   
58.
飞行器隐身技术是当代军事技术中的一项重大突破,低雷达散射截面(RCS)的飞行器外形是专业人员努力追寻的研究目标。本文采用Toplitz变换和混合迭代的算法,对新设计的一种鸭式布局翼身融合体飞行器外形进行了RCS计算,并在微波暗室内对模型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误差在1dB之内,证明此算法行之有效,优化设计的翼身融合体飞行器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59.
为了满足天线在室外的远距离测试需求,提出了一种外场天线测试转台的控制方法。该天线测试系统由上位测试子系统、发射转台子系统和接收转台子系统组成,通过无线网桥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远距离无线通讯;转台子系统采用EtherCAT 总线,接线形式简单、容易扩展、通讯速率快;采用TwinCAT 和LabVIEW 作为软件开发环境,开发了转台的运动控制和通讯软件界面。本论文对转台子系统控制原理及子系统间通讯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分析了转台子系统定位精度,并通过试验表明该系统满足室外远距离天线测试需求,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0.
涵道风扇是未来绿色航空动力的重要发展方向,快速、准确的涵道风扇设计方法成为工程领域的迫切需求。在传统的涵道风扇设计方法中,部件间的耦合效应需要建立在完善的三维数值计算或试验数据的基础之上。而本文发展了考虑涵道风扇关键部件耦合效应的设计方法,形成了涵道风扇一体化设计手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涵道风扇的一体化设计及验证工作。结果表明:相比于简单叠加设计方法,耦合设计使叶片推力设计误差由15%减小到3.5%;采用部件耦合方法设计的带有扩张喷管涵道风扇和等直径喷管涵道风扇的转静叶片推力设计误差满足工程需求,确认了部件耦合的设计方法正确传递了部件间的影响关系;通过试验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推力校验,试验结果与设计点的总推力误差为1.25%,证明了本文发展的耦合设计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