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33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3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航空仪表中,小线圈很多,这些线圈骨架尺寸小,导线直径细,多层,绕制后要求线圈不能有一匝短路。目前通用的线圈短路测试仪,由于差动变压器铁心截面尺寸大,小骨架线圈套不进去,同时仪器的灵敏度低,只能测试0.1毫米以上线径的线圈,无法用于小线圈短路的测试。本文介绍的小线圈短路测试仪,就是针对多层、细线径小线圈短路测试的特点而设计的。仪器灵敏度高,0.03毫米线径的线圈一匝  相似文献   
42.
五轩 《中国航天》2011,(11):56-61
建设地球外的村庄,远比在地球上盖房子要复杂得多。它不像地面盖房子那样要用石头砖瓦来盖,也不能用钢筋水泥来浇注,而是要事先在地面上把各个房间(舱段)组装好,再用货运飞船或航天飞机送到太空,一个一个对接起来,这就需要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  相似文献   
43.
五轩 《航天》2010,(4):39-41
重要事件往往会改变历史,而历史则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程。从东方红一号发射到神舟七号在太空翱翔,40年间,中国空间技术实现了巨大转变,屹立于东方的中国已成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大国.  相似文献   
44.
在7月1日这个庄严而神圣的日子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隆重举行纪念建党八十七周年升旗暨神舟七号飞船出征仪式,旨在进一步激发飞船队伍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并向党和国家庄严承诺,确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总经理助理赵晓晨,该院院长杨保华等参加了仪式。仪式由该院党委书记李开民主持。  相似文献   
45.
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巴西空间研究院合作研制的资源 -1卫星 ,自 1 999年1 0月 1 4日升空入轨后 ,经过 1 0 0多天的在轨测试 ,资源 -1卫星各系统工作正常 ,各项指标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于 3月 2日在北京正式交付使用。此举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先进的地球勘测手段 ,我国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国资源卫星研制技术达到 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该星成功运行创数项第一 ,表明我国航天遥感器研制实现历史性跨越 ,我国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空间事业。国防科工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有关…  相似文献   
46.
AttentionNeededtoBePaidtotheComprehensiveWiringoftheAirportATCTower民航机场航管楼是集通信、导航、气象、航行情报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它是空管部门实施对空交通管制的基地,是民航各种飞行情报、信息传递的集散地,所以保证航管楼内各种信息安全可靠传递对保证飞行安全至关重要。目前大部分民航机场航管楼内各种信息传递的载体——一线缆都是分立设置、互不兼容、缺乏灵活性。随着空管事业的发展,新系统和局域网(LAN)不断增加,致使航管楼内线缆布线日益零乱,干扰、串扰时有发生,难于适应空管事业的发展和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47.
48.
为了使广大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航天人、更深入地理解航天精神,本刊特推出“院士风采”栏目,不定期地介绍航天各院、所过去和现在在职的院士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宣传他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9.
50.
杭添仁  五轩 《航天》2012,(7):12-15
6月18日14时07分许,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环刚一接触,飞船尾部4台发动机随即点火,将飞船轻轻推进天宫怀抱。不到8分钟,对接机构先后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4个过程。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实现刚性连接,组合体以7.8千米/秒的速度绕地球飞行,中国首次载人自动交会对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