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93篇
航空   822篇
航天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介质材料复介电常数变温测量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在微波及毫米波段介质材料复介电常数在-253—1400℃的变温测试方法,即网络参数法和谐振腔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优缺点分析,总结出变温测试方法的概况、趋势及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速超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高速超塑性的研究现状,包括拉伸超塑性、压缩超塑性。综述了各种基体和增强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获得高速超塑性的条件及高速超塑变形的特点。对于高速超塑性的变形机制,尤其是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拉伸超塑变形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了MMCs高速超塑性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3.
分级时效工艺对1420A1- L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分级时效工艺对1420Al-L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70℃/12h+120℃/4~10h工艺分级时效处理可使1420Al-Li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分级时效工艺使1420Al-Li合金析出的δ′相粒子分布均匀、尺寸细小。  相似文献   
194.
采用将聚二甲基硅烷与聚氯乙烯共裂解合成制备了Si-C-O纤维先驱体聚合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表明反应体系中聚氯乙烯含量较高时,生成的先驱体聚合物既有聚碳硅烷的结构特征,又具有-CH=CH-共轭结构特征的-(SiCH3H-CH2)n(CH=CH)m-共聚物。先驱体聚合物经熔融纺丝及NO2不熔化处理,高温烧成制得低电阻率Si-C-O(电阻率小于10^0Ω.cm),而通过聚碳硅烷制得的SiC纤维电阻率为10^6Ω.cm。结果表明能够从聚二甲基硅烷与聚氯乙烯共裂解出发制备低电阻率Si-C-O纤维。  相似文献   
195.
设计并制备了以不同橡胶为基体、具有不同界面结合强度的玻璃纤维芯铅丝(网)增强橡胶复合材料(GF/Pb/R),通过比较它们的动态压缩模量和阻尼损耗因子,研究了复合方式、橡胶基体性能和界面结合强度对于GF/Pb/R动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6.
钨渗铜材料高温力学性能与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不同原料钨粉粒度和不同钨骨架密度的角度,研究其对于材料高温强度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SEM断口形貌观察,研究材料在高温下的断裂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钨骨架密度的提高,材料的高温强度都相应提高,在一定的骨架密度范围内,高的骨架密度有利于材料高温强度的提高;(2)对于两种粉末原料的钨渗铜试样,在相近骨架相对密度的情况下,由于细晶强化的作用,细颗粒试样从800℃-1800℃的高温强度都明显高于相应的中颗粒试样;(3)对于钨渗铜材料,从800℃-1800℃的过程中,断裂形式由穿晶和沿晶断裂两种形式并存逐渐过渡到单一的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197.
原位合成Al2O3/Ti-Al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氧对金属Ti、Al粉的部分氧化,原位合成了Al2O3/Ti-Al复合材料,通过XRD和SEM手段,发现Al2O3分布在Ti—Al基体交界处,在一些制得的复合材料中出现了大量原位生成的纤维。借助差热分析,对该制备过程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该制备过程的反应步骤为:Ti、Al金属粉表面氧化→铝的熔化→TiAl,的生成→Ti2Al、TiAl、Ti,Al等多种化合物生成和Al对TiO2的还原反应。原始组成中铝含量决定了复合材料的主要晶相组成,铝含量不足时,生成Ti2Al、TiAl、Ti3Al等多种金属间化合物和氧化铝;铝含量足够时,最终的产物为TiAl3、金属铝以及氧化铝等相。  相似文献   
198.
聚苯胺/NiFe2 O4纳米晶体复合体系的电磁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使用原位掺杂的方法和溶胶-凝胶自燃烧的方法制备了聚苯胺微管以及纳米NiFe2O4晶体;并对聚苯胺微管以及聚苯胺/NiFe2O4和石蜡的复相粉体在8~12GHz频率范围进行了复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测量。结果表明,聚苯胺微管在测试频率范围内为介电损耗材料,当纳米NiFe2O4晶体加入到聚苯胺和石蜡的混合体系时,聚苯胺/NiFe2O4和石蜡的复相粉体混合体系在测试频率范围内同时具有一定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并且其混合体系的微波吸收性能高于单独加入聚苯胺时的微波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199.
电子封装用SiCp/ZL101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无压渗透法制备了SiCp/ZL101复合材料,测定了SiCF/ZL101复合材料在25℃-400℃区间的线膨胀系数值,运用理论模型对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热膨胀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比基体合金显著降低,Turner模型对SiCp/ZL101复合材料线膨胀系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接近,复合材料热应力引起线膨胀性能的变化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00.
适合航空航天用SiCp/Al复合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Φ300 mm的15%(体积分数)SiCp/A l复合材料坯锭,研究了热挤压、锻造后的材料力学性能以及断裂特点。结果表明,该材料的弹性模量在97 GPa、拉伸强度保持在550 MPa的水平下,延伸率仍高达7%左右,旋转弯曲疲劳强度在250~290 MPa范围内,断裂韧性为25 MPa.m1/2,冲击韧性为62.5 kJ/m2。与棒材挤压态相比,T4态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66.7%和100%,但塑性保持在同一水平。断口观察表明,挤压态复合材料以基体韧性断裂为主要形式,而T4态复合材料除了基体韧性断裂外,还存在SiC颗粒断裂现象。挤压棒材锻造后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横向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