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0篇
航空   745篇
航天技术   134篇
综合类   338篇
航天   47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提高固体火箭发动机质量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对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与生产具有重要的信息保护作用。针对基于Web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质量信息管理与评判系统。分析了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等三个方面的安全性,利用三维模型提出了系统安全性方案的基本框架,该方案的试运行表明,该方案的使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42.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基于矩量法(MOM)技术的诊断和设计工具,用于分析介质填充并装有限尺寸和任意形状金属法兰盘的孔径的辐射,这种方法可以处理具有任意几何形状的的孔径问题,因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改进天线设计的工具,利用等效原理,推导了一个等效问题并且当设置适当的的边界条件时,可以利用波导上表面电流作为未知量获得一组积分方程式,通过MOM可以解这些积分方程式并获得表面电流,进而计算出辐射方向图,通过对天线性能的仿真和实例(方向图和驻波比(SWR)比较,证明了该软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3.
在相控阵天线的制造过程中一般要对其阵列实施一次校准,并且校准需要大的近场或远场天线距离。技术服务公司(TSC)利用阵元间的互耦合特性,对仅用现有的阵列元作为(信号)源就可以精确地校准现代阵列的技术进行了验证。因此用机上自动化程序可以对阵列实施校准和再校准,无须在维护时取出天线。本文讨论了利用互耦合校准的理论,并给出了利用互耦合技术调谐现代808阵元试制天线的成功结果。  相似文献   
244.
神舟探秘     
  相似文献   
245.
246.
本文提出了导弹贮存延寿研究中的“五个结合”,这就是试验件安排上的全弹贮存与平贮件贮存相结合;工作内容上的试验与设计研究相结合;延寿措施上的挖潜与二次开发相结合;信息利用上的贮存试验信息与战斗弹贮存信息相结合;评定方法上的工程评定与统计评定相结合,并做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247.
曲广吉  于登云 《航天器工程》2002,11(2):124-130,88
简要叙述了总体部动力学组从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两方面,对柔性动力学、多体展开动力学、多体撞击动力学等领域进行的深入研究和取得的代表性成果。重点介绍了这些研究成果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动力学分析设计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48.
单粒子锁定极端敏感器件的试验及对我国航天安全的警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随着半导体特征工艺尺寸减小、集成度提高,静态存储器(SRAM)对单粒子锁定呈现出极其敏感的现象和趋势,为此国际航天界开展了大量的试验评估工作,剔除和杜绝了一些极端敏感器件在空间的应用.结合国内外空间应用背景,文章利用脉冲激光实验装置和重离子加速器,分别对三星公司新旧两种型号的4 M位SRAM芯片进行了单粒子锁定试验评估.试验测得两型号芯片的单粒子锁定阈值差异巨大,新型号芯片的锁定阈值低于1.5MeV·cm2/mg,而老型号芯片的锁定阈值高于39.6MeV·cm2/mg.这种对单粒子锁定极端敏感的芯片若应用于空间,将会发生0.008~0.04次/天的频繁锁定事件,极大地威胁航天器的安全和可靠.为应对这种单粒子锁定极端敏感的现象和趋势,提出了加强我国航天产品设计、元器件采购、筛选、试验等的规范、技术和条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9.
文章对磁力矩器用4种聚合物材料进行原子氧和真空效应评价试验,利用新型的原子氧环境模拟设备及其他分析手段对试样的质量损失率(SAML)和表面形貌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真空环境会导致材料产生质量损失,4种材料的真空质损最大相差24倍;原子氧作用导致聚合物材料的颜色发生变化,且造成材料的质量损失,4种材料的质量损失率最大相差25倍;原子氧与有机硅物质反应能够形成保护层,可以抑制原子氧对材料内部的进一步侵蚀。  相似文献   
250.
基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方法,建立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轴对称突扩气固多相流动的统一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采用k-ε双方程模拟气相湍流流动和颗粒相湍流雷诺应力kpg方程描述大尺度颗粒湍流运动、小尺度颗粒各向异性弥散特性以及气固相间作用。数值模拟了突扩流动中的颗粒轴向、径向平均速度和脉动速度以及颗粒-气相脉动速度关联轴向分量的分布特性,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颗粒轴向速度脉动大于径向速度脉动,轴向平均速度梯度影响脉动速度峰值的发生位置和大小;两相脉动速度关联轴向分量大约是径向分量的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