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107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近期,波音和空客两大航空制造业巨头在B7E7和A350项目上的比拼已如火如荼,本文通过对我国中远程航段(分为2000-3000公里航段、3000-4000公里航段和4000公里以上航段)统计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希望能对这两个项目在中国市场的推广提供一些线索。需要说明的是,由于2003年中国受到"非典"的影响,国际航线受到巨大冲击,因此,本文引用的中远程航段数据来自2002年。  相似文献   
92.
介绍了总温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并将国内外各型号进行对比和评价,提出了某新型总温传感器设计改进的方案原理.  相似文献   
93.
1997年8月1日,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中国民航总局联合主办的“100座飞机介绍会”在杭州召开。这不仅是我国飞机制造商和飞机用户携手勾画一架未来的飞机,同时也显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界吸取世界先进的管理、销售经验,走产品国际化道路的决心。一、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参加这次介绍会的有民航总局、中航总以及来自全国22家航空公司、中航技、科研单位的60多位专家代表。中航总刘高悼副总经理和民航总局沈元康副局长分别在介绍会上讲话。刘副总简单介绍了100座飞机项目的历史背景和招标过程,并强调这次介绍会是我国飞机制造商和用户一次重要…  相似文献   
94.
为获得双山情况水平风的加速效应,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左右排列、前后排列和斜列情况双山水平风的加速比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典型工况风洞试验验证了CFD模拟的准确性。研究表明:山体上水平风加速比的分布特征为山前、山顶和山后分别是减速区、最大加速位置和尾流区;左右排列双山的加速比随着山体间距的减少而增加,双山间距为0m时加速比最大,单山情况加速比最小,单山相当于双山间距无穷远情况;前后紧密排列双山情况下,前山对后山有遮挡效应,后山使得前山的水平风速略微降低,水平风速加速比呈现单山前山后山的规律,但三者差别较小;斜列情况下风向角对山顶水平风加速比的影响较小;山体的CFD计算结果与澳大利亚/新西兰规范比较接近,中国规范关于山体加速比的规定比较保守。  相似文献   
95.
为了研究前缘射流对吸力面多排气膜孔下游冷却特性的影响,在跨声速风洞中进行了实验并采用热电偶获得了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叶栅进口雷诺数的范围为2.0×105 ~ 4.0×105,出口等熵马赫数为0.95,叶栅前的湍流度小于5%。前缘布置6排对冲圆柱孔,质量流量比的范围为2.00% ~ 3.71%,吸力面布置4排圆柱孔,质量流量比的范围为2.02% ~ 3.74%。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前缘射流时,吸力面的气膜冷却效率随质量流量比增大先升高后下降,存在前缘射流时,质量流量比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较小。对所有的工况而言,质量流量比增大都提高了吸力面的换热系数。相比于没有前缘射流的工况,前缘射流显著提高了吸力面孔排附近区域的气膜冷却效率并略微降低了换热系数;在吸力面后半段,前缘射流显著提高了换热系数而对气膜冷却效率影响较小。总的来说,前缘射流改善了吸力面孔排附近区域的冷却效果,但是恶化了吸力面后半段区域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96.
自本世纪40年代以来,全世界对飞碟现象日趋关注,并引发出无数人对飞碟的浓厚兴趣以及由此产生出来一系列的论争与探讨.然而天机难破,迄至今日,人们对这宇宙之谜依旧未能找到“科学性结论”,亦未能对其做出最本质最精确的解释.尽管如此,地球人仍在扑朔迷离之中追寻探索,力图撩开天河的面纱,找到那些“神话故事”的渊源.  相似文献   
97.
为减小轴承接触摩擦力及其对轴系振动的影响,基于磁力支承技术,设计一种全新的集成永磁支承力的复合式水润滑轴承,并对其摩擦学及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设计能有效改善轴承润滑状态,最小液膜压力能提高79.6%,最大液膜压力减小幅度达75.7%,同时,艉轴稳定性保证在1~8,远大于其稳定性阈值0.02,该设计为未来船舶...  相似文献   
98.
谢建  谢政  杜文正  常正阳  姚晓光 《推进技术》2018,39(12):2718-2727
为研究水雾对火箭射流压力脉动的抑制效果,以火箭在地下有限空间内发射为研究对象,采用平面波跨介质传播理论分析了水雾对压力脉动的抑制机理和效果。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考虑水滴破碎和蒸发作用,详细揭示了射流压力脉动与水雾的作用过程,并研究了水雾参数对压力脉动抑制效果的影响规律。数值结果表明,不同水滴直径的水雾对压力脉动有2种不同的抑制机理,当水雾的水滴直径大于0.7mm时,水雾对压力脉动的抑制效率随水滴直径增大而降低;当水滴直径小于0.7mm时,抑制效率受水滴直径变化的影响可以忽略;临界直径的值是压力脉动时间特性的函数。此外,水雾的浓度越高,水雾对射流压力脉动的抑制效果越好;压力脉动抑制效果与水雾层厚度之间呈类似抛物线关系,当水雾层厚度为0.3m时,传递系数不大于0.43,水雾对射流压力脉动有最优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9.
为了评估涡轮导叶的前缘喷淋射流对压力面多排气膜孔冷却特性的影响,在高亚声速风洞中进行了实验,获得了有无前缘喷淋射流时叶片表面的气膜冷却效率和传热系数。叶栅进口雷诺数(基于叶片弦长)范围为2.0×105~4.0×105,出口等熵马赫数为0.95,叶片前缘和压力面分别都包含6排圆形孔,质量流量比的范围分别为2.46%~4.57%和2.00%~3.71%。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前缘喷淋射流时,压力面前半段的气膜冷却效率受质量流量比的影响较小,而后半段的气膜冷却效率随着质量流量比升高而增大。前缘喷淋射流使压力面多排气膜孔的冷却效率提高了20%~70%,并且使气膜冷却效率沿流向分布更均匀。不论是否有前缘喷淋射流,压力面的传热系数比都随质量流量比升高而增大,沿流向看,前缘喷淋射流提高了压力面前缘和尾缘区域的传热系数比而对压力面中间区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0.
基于Petri网的UML状态迁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状态图相关语义,阐述了Petri网基本特征和它所具有的建模事件并发、同步、冲突能力.为得到UML状态图无二义性的、可执行的和可验证的模型,在着色Petri网和层次化Petri网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提出层次着色Petri网(HCPN,Hierarchical Colored Petri Net).HCPN中不同层的着色网CPN通过库所子网或变迁子网相关联.通过实例说明如何借助这些关联从HCPN中的CPN合并得到标注Petri网.标注Petri网可用于指导基于事件驱动的仿真过程,而标注Petri网转换得到的基本Petri网可用来进行特性分析,从而对所描述的UML状态图模型给出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建模系统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