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118篇
航天技术   40篇
综合类   28篇
航天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利用非正则反馈线性化技术,对一类五阶感应电动机模型进行精确线性化,给出了控制器的显式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机动飞行时安装角对转子叶片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旋转转子叶片在轴线发生平面偏转时的振动问题。在非线性曲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在陀螺力作用下叶片振动的微分程及其求解方法,并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安装角在不同取值范围和不同转速范围对叶片振动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无扭向叶片在低转速下,安装角对振动的影响是显著的;而在高转速下则是很微弱的。当安装角在某个较大的范围取值时,可有效地减弱该运动状态所导致的振动。  相似文献   
13.
结构优化中的混合变量应力约束近似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处理结构优化应力约束的新近似方法,以往一般直接对应力约束按设计变量近似,本文用近似内力间接近似应力约束以得到更高的近似质量,根据对内力和设计变量关系分析,提出了内力按混合变量一阶泰勒展开的高捏近似方法。近似优化问题用约束变尺度法求解,最后按出了几个典型例题。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利用扫频技术形成的相关干涉信号和用该信号指示被测距离、时间、延迟、频率等多种参数的原理。此方法不仅可以用来对电子器件、部件的电参数和非电参数进行测量,而且也可用于复合多层介质(包括金属复合层)材料的无损检测。文中给出了在较宽频段内用多种设备和方法所取得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公分频段时,可检测出10毫米的缺陷,在八毫米频段时,可检测出0.7毫米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张宜  夏祥兴  李宜敏 《推进技术》1988,9(5):47-51,79
本文从推进剂侵蚀燃烧机理分析出发,综合片型装药发动机中止燃烧试验与相应的燃烧室内流场N-S方程组STMPLE方法数值分析的特点,导出一种由燃面上k~2/ε和p参数表述推行剂侵蚀特性的新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4B丁羟复合药侵蚀特性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90年代起,纳米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它已成为新世纪信息时代的核心。发展纳米技术是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保持长远、持续发展以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次新的机遇。纳米技术在导弹武器系统上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尾刺”是在美通用动力公司波莫纳分公司“红眼睛”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成的第二代肩射防空导弹,设计用于对付八十年代以后的低空空中威胁(主要是飞机和直升机)。1972年7月开始进行“工程研制”,1977年11月投产,1981年2月和11月先后装备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现美空军已采购该弹,美海军一些后勤舰亦已装备该弹,截至1982年底,已生产基本型7659枚,最大生产速度为每月200枚。西德、日、荷、英、南朝鲜和沙特阿拉伯等国亦已少量装备该弹。  相似文献   
18.
19.
提出一种区域运输规划模型系统,以求从定量的角度,预测一个区域内的货物运输量,继而确定这些运输量对该区域内存在的多种运输方式的偏好结构,最后仿真这些运量在相应的各种运输网络上的分布情况,同时仿真模型还对运输网线路经过新建或扩建后所形成的新的运量分布进行模拟。根据运量分布情况,就可提出初步的规划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