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79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弹性飞行器的稳定性及耦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所建立的弹性飞行器非定常动力学模型,以系统矩阵和返回差矩阵讨论了这类多变量模型的稳定性,由此导出定量评价弹性飞行器系统运动变量,即姿态、弹性自由度、控制及观测变量相互间的开环与闭环耦合测度,从频域的角度描述了耦合特性,具有较状态空间分析更直观、简捷的优点。文中还以算例给予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62.
针对快速准确获取高超声速滑翔峰点高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给定初始速度大小的情况下峰点高度计算的迭代算法.考虑将动压和过载约束条件统一到热流率约束条件上,首先在常数速度条件下估算了峰点高度,然后依据峰点高度容许误差迭代计算了峰点高度的修正值,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具有同时处理三种约束条件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63.
马宗占  许志  唐硕  张迁 《航空学报》2021,42(2):324218-324218
为提高运载火箭在大气层外当推力出现故障条件下制导算法的最优性、鲁棒性和适应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迭代制导方法。该方法以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推导的解析形式作为最优控制解,并推导出以5个轨道根数作为终端约束的横截条件,增强了算法的最优性;迭代过程中采用高斯-勒让德方法计算推力积分,并采用球极坐标系下泰勒多项式逼近方法计算引力积分,提高了故障模式下算法的积分精度;该算法采用降维迭代求解模式,并结合对控制变量的合理限幅,保障了推力故障条件下算法的实时性和收敛性。分别基于蒙特卡洛打靶和推力故障条件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较强的最优性、鲁棒性和故障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4.
控制分配解决给定的期望控制力矩到各个可用的执行机构的分配问题.针对传统的基于控制策略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控制分配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RCS/气动舵自适应控制分配方法;避免了控制策略依赖于具体标称弹道和飞行器飞行控制效率的特性,缩短了飞行控制系统的开发周期,增强了飞行任务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分配方法是有效的,能够实现RCS和气动舵的自适应控制分配.  相似文献   
65.
导弹攻防对抗是一个攻防双方相交互的复杂动态系统,尤其对于交战级仿真,会涉及到更多的对象及其交互.Petri网是一种图形化的描述,具有并发、分布、不确定性等特征的复杂系统的有力工具,通过将传统Petri网理论同面向对象技术相结合,形成了面向对象Petri网.引用Petri网作为具有面向对象特征的Petri网的一种,具有更多优良的特性.应用引用网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引用网在导弹对抗仿真中的应用,完成了一个攻防对抗算例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66.
基于线性规划的气动舵重构控制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希恒  唐硕 《航天控制》2013,31(3):69-73
控制分配解决给定的期望控制力矩到可用气动舵面的分配问题,对于飞行控制系统的重构具有关键性作用。提出一种基于1范数的混合多目标优化方法描述控制分配问题。针对飞行器气动舵面控制分配的特性,将1范数优化问题转化为标准的线性规划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分配方法是有效的,可以实现气动舵面的重构控制分配。  相似文献   
67.
轨控式复合控制导弹制导与控制一体化反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燕军  唐硕 《宇航学报》2013,34(1):79-85
针对轨控式复合控制导弹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问题,结合动态面反步设计和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DO)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制导控制一体化反步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复合控制导弹纵向通道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分三步设计反步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动态面方法,通过引入一阶低通滤波器,得到虚拟控制量的微分,避免了传统反步设计中的“计算膨胀”问题,同时采用NDO对模型不确定性进行估计并加以补偿,实现了对气动系数摄动和目标机动的鲁棒性.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所有误差信号最终一致有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复合控制导弹制导控制一体化反步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8.
约束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是研究运载火箭空中发射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缆索系统在内装式和拖曳式等重要的运载火箭空中发射方式中对系统起约束作用,通过对两种有代表性的缆索模型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导出了内装式运载火箭空中发射系统的约束模型。运用所建立模型在Matlab环境下编制了内装式空中发射系统约束仿真程序,并进行了仿真运算与仿真结果分析。研究结果可为相应空中发射系统的设计、性能预测和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9.
吕石  唐硕  闫晓东 《飞行力学》2013,(4):349-353
针对快速准确获取高超声速滑翔峰点高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给定初始速度大小的情况下峰点高度计算的迭代算法。考虑将动压和过载约束条件统一到热流率约束条件上,首先在常数速度条件下估算了峰点高度,然后依据峰点高度容许误差迭代计算了峰点高度的修正值,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具有同时处理三种约束条件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70.
解永锋  唐硕 《宇航学报》2012,33(8):1056-1063
亚轨道飞行器任务目标的多样化对制导控制系统的智能性、鲁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伪谱最优反馈控制理论并根据飞行器当前飞行状态和终端约束,使用Legendre伪谱法在线进行轨道重构,生成满足法向过载、动压和热流等轨道约束的最优返回轨迹,并实时反馈更新迎角和倾斜角制导指令。在线轨道重构使用引入迎角和倾斜角的变化率作为虚拟控制的动力学方程以保证制导指令的光滑性,并采取一系列实时性保证策略。阵风干扰下的亚轨道返回飞行仿真表明该轨道重构算法鲁棒性很强,可以满足闭环反馈更新时间要求,并且迎角和倾斜角不会出现增加控制难度的剧烈抖动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