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64篇
航天技术   40篇
综合类   50篇
航天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基于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的伞-弹系统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建立了伞-弹系统减速稳定段的动力学模型,回避了多体动力学传统的研究方法在伞-弹系统建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详细给出了应用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建立铅垂平面内伞-弹系统模型的建模过程,推导了伞-弹系统的传递矩阵和传递方程。通过算例将建立的伞-弹系统模型和采用牛顿-欧拉法建立的伞-弹系统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吻合度好,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以及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应用在减速伞-子导弹系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
为验证空间站柔性机械臂系统在有初始位置、姿态误差的情况下能否成功完成辅助舱段对接任务,文章建立了空间站柔性机械臂辅助舱段对接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了对接机构的接触碰撞,依据关节精细动力学模型、力矩控制方法和阻抗控制程序进行了空间柔性机械臂辅助舱段对接过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关节输出端位置测量精度为17位时,依靠阻抗控制的方法,空间柔性机械臂在主动舱存在最大位置误差150mm,最大姿态误差2.5°的情况下仍能完成对接;对接成功后,空间柔性机械臂系统控制力迅速下降,仍然能较好地保持构型,不会影响对接舱段的安全。  相似文献   
53.
文章从装配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一种航天器机械臂柔性力控辅助装配方法:通过在机械臂末端法兰与负载之间安装的六维力传感器感知作用力与力矩信息,人手直接作用于机械臂末端的负载,系统通过负载的重力补偿算法获得人手作用的力与力矩信息,而后以力/力矩信息作为输入来控制机械臂进行移动或转动,使负载柔性跟随人手运动。文章给出了装配方法的详细设计方案与相关算法,并进行了初步试验验证。试验表明,该装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在航天器狭小空间内进行大重量工件安装的效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4.
黄淼  褚林塘  李成华  蒋荣  唐彬彬  吴彬 《航空学报》2019,40(1):522335-522335
阐述了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高抗浪船体设计方法,对飞机起飞过程中的水阻力、滑行稳定性和波浪运动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断阶喷溅形态是影响水阻力出现第2峰值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水阻力曲线出现第2峰值的条件;分析了在纵倾角-速度图中不同区域滑行时飞机纵倾角响应特性,明确了飞机在典型状态的稳定边界;通过研究波长、速度对飞机纵倾角、飞高和机身垂向过载的影响,确定了飞机在波浪水面发生剧烈运动响应时对应的波长范围。  相似文献   
55.
1990年下半年,为了验证和鉴定为YF-23A原型机飞行试验而开发的几项新技术,诺思罗普/麦.道公司的两架YF-23A先进战术战斗机(ATF)原型机投放试飞,YF-23A飞行试验队为该试验计划研制了一种性能卓越的,费用低廉的实时地面数据站。为了满意ATF原型机飞行试验工作的需要,该地面站主要基于分布式数据处理的概念。尽管YF-23A地面数据站的核心是DSI公司的QUAD-7计算机系统,但安装在各种  相似文献   
56.
本文是一篇综述性的文章,探讨了5种汽车动力学分析的常用方法,即牛顿-欧拉方法、达朗伯原理、拉格朗日方程、哈米顿正则方程、凯恩方法,并通过一个较为简单的4自由度牵引车-挂车模型说明了各种方法的应用。文中介绍了一些基于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可供汽车动力学分析的通用程序。  相似文献   
57.
58.
本文提出的统计强度准则指出,复合材料单向板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存在一定的破坏概率,而不是绝然的安全或破坏,其破坏规律可以应用等效概率曲线来描述;和实验结果的比较也表明,等效概率曲线直观明了地反映出了单向板的破坏规律特征,是描述单向板强度特性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9.
近场声强测量的抗干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场测量是声强技术在鉴别声源等噪声控制领域应用的很有效的手段。本文在文[1]的基础上,建立了双活塞声源模型,研究了在近场测量声强时抵抗相邻声源声干扰的能力,为利用声强技术鉴别密集型噪声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本文通过Fe^2+离子处理含氰化物废水研究,得知:在弱酸性条件下Fe^2+与CN^-反庆完全,生成稳定的「Fe(CN)6」^4-铬离子;生成Fe4「Fe(CN)6」3沉淀的最佳pH=7.5-10;Fe^2+离子溶液中若含有Fe^3+离子,会降低含氰废水处理效果,且随Fe^2+含量增加,处理后水中氰残留量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