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8篇 |
免费 | 128篇 |
国内免费 | 6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608篇 |
航天技术 | 158篇 |
综合类 | 105篇 |
航天 | 2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原名吴蔚升,男,中共党员,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创始人、奠基人之一。1916年11月13日出生于江苏镇江,2009年3月18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相似文献
82.
83.
轴流压气机整体叶盘叶片裂纹故障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某型高压压气机整体叶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叶片裂纹故障。运用ANSYS软件对该转子叶片振动特性进行详细计算分析,并结合裂纹叶片断口宏观、微观及金相组织检查结果,找出了转子叶片裂纹产生的原因;针对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对转子叶型及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完成试验验证考核。结果表明,针对该叶片裂纹故障的原因分析准确,改进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应用实数型的遗传算法解决柔性机器人子杆法建模中,子杆模型参数的优化求解问题.子杆模型参数形成高度非线性的方程组,它的求解是子杆法能否实现的关键.普通的牛顿迭代法及其变形,要求初始向量足够靠近解,一些所谓大范围收敛的算法又有方程组的Jacobian矩阵非奇异等要求,在此都难以应用.本文基于遗传算法的解法可求得模型参数的最优解,实例仿真显示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85.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推进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吸气式高超声速一体化飞行器最显著的特点是子系统之间的耦合较其他类型飞行器更加强烈,这使得其设计具有挑战性。所有的子系统之间部件相互干涉,包括:气动、推进、控制、结构、装载和热防护等,特别是机体与超燃冲压发动机之间的耦合最为突出。飞行器的前体和后体下壁面既是主要的气动型面,又是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外压缩型面和尾喷管的膨胀型面,在产生推力的同时也产生升力和俯仰力矩。机体与发动机的强耦合作用对飞行器的推力、升力、阻力、俯仰力矩、气动加热、机身冷却、稳定性和控制特性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机体推进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的相关研究工作,包括:密切曲锥曲面乘波进气道和基于双激波轴对称基准流场内转式进气道设计方法、独创的大尺度脉冲式燃烧加热风洞一体化飞行器带动力试验技术和高超声速内外流耦合数值模拟技术等。对高速飞行中激波边界层相互干扰、流动分离机理、可压缩湍流转捩及其控制、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流动机理等相关基础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强调了对高效高精度计算方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86.
通过采用石英补偿器和高速摄像机实现了对丙烯环路热管补偿器的可视化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补偿器内工质的状态随充装量和传热量的变化及充装量对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容积为51.4 mL的环路热管最佳充装量约为19.7 g。充装量小于最佳充装量的各工况下,能观察到对应补偿器内工质液面高度低于引流管,蒸发器和补偿器之间相变换热强烈,引流管外壁面明显有工质的冷凝及流动,且工质冷凝和流动的速度随着传热量的增加而加快;随着充装量增加,环路热管传热热阻减小,280 K工作温度以下的传热量增大。最佳充装量对应的补偿器内液面高度浸没引流管而接近蒸发器核心通道顶端,得到280 K以下最大传热量为40 W,对应的最优传热热阻为2 K/W。充装量大于最佳充装量的工况下,补偿器内液面高度超过蒸发器核心顶端,随着充装量增加,环路热管传热热阻增大,280 K以下的传热量减小。补偿器和蒸发器核心通道内的工质分布能影响蒸发器向补偿器的漏热量,这是充装量影响环路热管性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7.
88.
为研究驻涡燃烧室在前钝体燃料喷射状况下的燃烧性能,采用3维数值仿真模拟方法,对驻涡燃烧室前钝体燃料喷射
状况下的燃烧效率及燃烧室性能与无前钝体燃料喷射状况下的燃烧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驻涡燃烧室的冷流以及燃烧状态
下的燃烧室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燃烧室温度分布表明:前钝体顶部燃料喷射在0.2~0.7的喷射系数范围内,缩短了燃烧室火焰
长度,提高了燃烧室在相同轴向长度下的燃烧效率,使燃烧室更加紧凑;驻涡燃烧室前钝体顶部燃料喷射孔的孔径在一定范围内
的变化对燃烧室的燃烧效率、出口温度分布系数以及总压损失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