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54篇
航空   568篇
航天技术   163篇
综合类   104篇
航天   2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71.
对电磁发射拦截系统中拦截弹的运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电磁发射拦截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了发射线圈组件的三维模型。对承载150kA电流的发射线圈组件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加载瞬间拦截弹的受力、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72.
介绍了微型三角转子发动机的研制及其在试验台架上的性能测试。在转速为7800 r/m in时,其输出功率可达220W;通过燃料的对比试验得知,在航模燃料(甲醇为主)中添加一定量的柴油,在基本保证动力性的同时,其经济性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873.
燃烧加热脉冲风洞气动/推进一体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机体与超燃冲压发动机高度耦合,使得一体化气动性能预测非常困难,但是能够开展一体化带动力试验的地面设备很少。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研制了一种氢氧燃烧加热高焓脉冲风洞,其有效试验时间大大超过长时间激波风洞,采用模型-天平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在几百毫秒内进行高精度测力,重复性测力误差小于2%。结合数值计算进行了支架干扰、来流污染凝结、壁温等影响及试验数据修正研究。典型升力体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推进一体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燃烧加热脉冲设备的300 ~ 600ms有效试验时间内,能够有效获得飞行器的升力、阻力(推力)和力矩特性,试验数据与CFD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74.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的加工质量,对其铣削加工中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加工前工艺规划及几何造型等因素、加工过程中变形与稳定性等问题以及加工后的残余应力变形等。针对必然存在的加工误差,提出了一种概率统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影响气动性能的叶型关键几何区域,建立了有关轮廓误差和叶型参数误差的统计分析方法。借助于气动性能试验,获得了稳定工况下关键参数的误差分布,从而为指导叶片的实际铣削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5.
运载火箭演进及智能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载火箭是进入空间的主要运输工具,决定着一个国家进入、利用和控制空间的能力.首先,总结了国外运载火箭的演进历史,提出了传统升级和创新发展两种演进模式.其次,根据运载火箭演进规律提出了评估指标——面推比.以此指标能够引领运载火箭向合理的方向演进.然后,回顾了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演进历程,根据面推比提出了产品后续优化的方...  相似文献   
876.
针对大面积、轻质化、高精度、连续性的测温需求,介绍了基于拉曼散射和光时域反射技术的光纤测温原理。利用光纤散射信号沿光纤长度叠加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环绕式布线方式的卫星光纤测温系统设计,可以获取连续分布的温度场。受限于卫星资源,采用沿环绕光纤多点分布的铂电阻代替恒温槽。利用回路式双参考点设计进行在轨实时校准,消除卫星在轨复杂环境因素和光纤损耗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铂电阻测温误差引起的系统测量误差小于0.1℃,可以满足卫星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77.
介绍了射频同轴转接器的设计原理及提高转接器的机电性能和可靠性的途径,并给出了与国外90年代同类产品的比较结果,证明自行研制的转接器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878.
天宫一号大气密度探测数据与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宫一号的轨道大气环境探测器在2012年12月7日至2013年1月4日,地磁活动平静下的大气密度探测数据,与NRLMSISE-00和JB2008模式进行比较。与实测数据相比,NRLMSISE4)0模式整体高估11.6%,而JB2008整体低估9.8%。JB2008模式在逐日变化趋势方面与实测结果更吻合,更好地反映了太阳辐射对热层大气的影响;而NRLMSISE-00在平静期间地磁活动影响大气密度的变化特征上,比JB2008更符合实测结果。实测结果显示冬季半球日峰值出现时间比夏季半球早,JB2008与实测相符,NRLMSISE-00则与实测相反。整体而言,在天宫一号轨道高度、地磁平静期,JB2008模式优于NRLMSISE-00模式。  相似文献   
879.
热离子质谱分析是空间等离子体探测的核心技术之一.热离子质谱分析仪采用了半球形静电分析器结合基于碳膜的飞行时间系统方案,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空间热离子质谱分析技术.热离子质谱分析仪解决了三项关键技术,即5mV高分辨扫描高压,10~20nm超薄碳膜处理以及30kV超高加速电压.分析仪原理样机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完成了定标试验,实现指标参数如下:能量范围为0.499eV~29.94keV,能量分辨率为10.5%;能够实现离子成分H+,He+,O+的分辨;视场范围为360°×8.4°,角度分辨率为22.5°×8.4°.基于热离子质谱分析仪的研制基础,可以进一步开发出更高质谱分辨、更大探测视场以及小型化的等离子体探测载荷.   相似文献   
880.
研究TA15和TA2两种α型钛合金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富氧α层的形成。讨论合金中富氧α层的生成动力学和热力学。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富氧α层并测量其厚度。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均影响钛合金中富氧α层的形成,且温度为主要因素。富氧α层的厚度生长动力学曲线呈抛物线型,受氧扩散控制。计算出TA15和TA2钛合金富氧α层的生成激活能,分别为146.48 kJ/mol和59.97kJ/mol,说明TA2钛合金更易生成富氧α相。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TA15的合金类型及合金元素的添加有助于阻止氧元素在α相中的扩散。建立TA15钛合金富氧层厚度-温度-时间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