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926篇
  国内免费   73篇
航空   1412篇
航天技术   137篇
综合类   85篇
航天   2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01.
研究了抗静电剂A和B及偶联剂对RTM成型阻燃FRP包装箱材料抗静电、燃烧、弯曲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抗静电剂A和1%抗静电剂B能使材料体积电阻率降到4.0 × 107Ω·cm;加入抗静电剂的同时,增强体用偶联剂处理,包装箱材料的氧指数为27.6,弯曲强度和模量分别为176.4 MPa、9.4 GPa,冲击强度为164.1 kJ/m2,可以满足FRP包装箱的阻燃、抗静电和力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02.
应用Pro/E软件进行复杂型腔电解加工夹具的设计,通过夹具零件的造型、组装及组件的静态、动态分析,阐述了在Pro/E软件平台上进行夹具设计的主要过程、特点及优越性。它不同于以往机械设计二维CAD软件,避免了因漏掉相关零件的修改而在零件实际装配时所带来的干涉现象。保证了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并提高了设计效率。在电解加工复杂整体构件组合电加工数字化制造中得到应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03.
RTM工艺过程中气泡形成机理及排除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RTM工艺过程中气泡的形成机理及其研究方法、排除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并且对RTM气泡研究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04.
利用中间相沥青纤维的自粘结性和沥青大分子沿纤维轴高度择优取向的特点,通过热压方法制备高导热块体碳材料。在纺丝和氧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主要考察了中间相沥青的熔融纺丝温度对纤维性能和目标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熔融纺丝温度越高,中间相沥青纤维的直径越大;(2)在合适的纺丝温度下所得的纤维经氧化后热压制得材料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密度、热导率以及较低的电阻率。选取纺丝温度为308℃,所纺中间相纤维直径为20μm,氧化后经热压所得材料的密度、弯曲强度、热导率和电阻率分别为2.02 g/cm3、128.7 MPa、597 W/(m.K)和1.25μΩ.m。  相似文献   
805.
综述了高性能有机纤维复合材料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发展应用及其表面改性方法、界面性能的表征,并用实验数据探讨增强材料、树脂系统及复合材料界面对壳体性能的影响,最后指出应当综合地考虑各方面的影响作用才能达到提高固体火箭发动机高性能有机纤维复合材料壳体性能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06.
研究了烧结压力不同的CoSb3块体的热电性能.采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快速合成了CoSb3块体,测试了其热电性能.结果表明,烧结压力对样品的热电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规律,所得样品具有典型的半导体电学特征及较低的热导率,其热电优值ZT在400℃时取得较大值,200 MPa下烧结的样品最大值达到0.047 9.  相似文献   
807.
在改装成的超声磨削机床上进行了陶瓷超声磨削与普通磨削的对比试验,以揭示蠕动进给超声磨削加工的磨削特性及其材料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当超声振动方向与磨削进给方向相同时,超声振动所引起的抛磨作用非常显著,超声磨削的表面粗糙度比机械磨削的低;Al2O3陶瓷在一般条件下超声磨削的去除方式仍属于脆性断裂,以晶粒粉碎、穿晶断裂为主,但伴随有沿晶断裂、弹性划擦、塑性流动等现象。  相似文献   
808.
电流变液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电流变液材料的研究进展,对单组分分散相电流变液、复合分散相电流变液、液晶高分子电流变流等电流变液材料及其性能进行了介绍,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了突出目前电流变液材料研究的最新动态,促进新型电流变液材料的发展,对于近年来受到重视的液晶高分子电流变液和复合分散相电流变液,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809.
由于硅橡胶是用催化平衡的方法制备,生胶中含有约3%的挥发性的低分子量环体,会对硅橡胶的热真空失重(TML)、可凝挥发物性能(CVCM)有极大影响。为使所制得的硅橡胶符合空间级材料要求,分别采用溶剂抽提法和热真空处理法来脱除乙烯基硅橡胶中的小分子,通过比较处理前后硅橡胶的分子量及其分布、TML、CVCM,对比了两种方法脱除小分子的效果;并制备得到了符合空间级标准的硅橡胶。  相似文献   
810.
一种新型无机耐烧蚀复合材料固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特定温度下,采用一定比例的氢氧化铝和磷酸合成出磷酸铝基体,对玻璃纤维或织物处理后,采用手糊工艺(固化温度低于220℃)制备了新型耐烧蚀复合材料——织物增强磷酸铝基复合材料。借助XRD和TG—DTA等测试技术,详细研究了材料的固化机理,发现材料可采用加热固化和常温固化。其热固化机理为:在加热时,酸式磷酸铝脱水形成聚合状的磷酸铝,然后转变为线型聚磷酸铝或环状偏磷酸铝;常温固化机理为:在常温下,酸式磷酸铝与活性适中的固化剂反应而获得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