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269篇
航天技术   92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1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ndian Region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IRNSS)是印度近年重点推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立运行能力的区域性军民两用卫星导航系统研发项目。该项目可为印度提供不依靠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系统的、独立的区域导航定位能力,并且系统的设计也充分考虑到未来与GPS、"伽利略"(Galileo)等系统的兼容和互操作。IRNSS系统建成后,可帮助印度军方对印度次大陆的边境地区、地形复杂区域以及印度洋地区进行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512.
翼梢小翼后缘舵面偏转对机翼气动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型客机某方案机翼为基本翼,基于N-S方程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融合式翼梢小翼后缘操纵舵面偏转对机翼空气动力特性影响。研究发现,翼梢小翼舵面偏使得机翼气动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偏转舵面导致了机翼最大升阻比的降低,然而它可以优化不同飞行阶段升阻比。其中,舵面外偏,机翼在阻力增加不大的条件下,升力明显增大,有利于提高起飞、爬升性能;舵面不偏条件下升阻比最大,有利于提高巡航效率;舵面内偏,机翼阻力明显增大,有利于提高飞机着陆性能。另一方面,舵面偏转可以控制机翼翼梢涡的发展,有助于耗散机翼尾涡及激发翼梢涡自身的不稳定性而加速耗散。  相似文献   
513.
感应传感是一种无接触、无磁体的感应技术,可用于精确测量金属或导电目标的位置、运动或成分,也可用于检测弹簧的压缩、拉伸或扭曲。针对当前感应检测装置功耗高、精度低等缺点,设计一种低功耗、多通道电感数字转换器。采用先进的两通道数字式转换器LDC1612作为传感器,用自制的PCB 线圈探测金属物,将感应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IIC接口与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5529连接,可同时实现两路数据高速采集处理。实测结果表明:检测分辨率高达28位,精度达到次微米级。适合在苛刻环境中使用,不受非导电污染物(例如,油、水、污垢和灰尘)干扰。实现双通道无接触传感,成本和功耗更低,比现有感应传感具有更佳的性能、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514.
"高分四号"(GF-4)卫星是中国首颗高分辨率静止轨道面阵凝视光学遥感卫星,载荷首次采用面阵CMOS探测器在36 000km高轨成像、基于面阵成像构建在轨相对辐射校正模型、面阵相机光学畸变在轨检校。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GF-4卫星影像辐射质量(quality,以下同)与几何精度的关键因素,然后介绍了高轨面阵成像处理模型的构建技术,最后分析评价了GF-4卫星影像的辐射质量、几何质量和处理精度。结果表明:GF-4号卫星全色多光谱影像的平均行标准差、平均标准差和广义噪声等相对辐射精度指标均优于3%,典型地物信噪比平均优于40d B。影像内部畸变在垂轨和沿轨方向均优于0.8个像素。  相似文献   
515.
智能结构中致动器数目与位置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司洪伟  李东旭 《宇航学报》2003,24(6):594-597
采用最优控制理论研究智能结构振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的建模过程;通过定义输入能量相关矩阵优化了致动器的数目;基于致动器的控制效能,给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致动器位置配置方法;最后针对智能悬臂粱和大型空间智能桁架结构的振动控制仿真,表明数目与位置的优化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16.
517.
1 概说众所周知,当今电子装置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轻量化和高密度化”。电子装置小型化的关键是电子部件的小型化,特别是,从单个元件向集成电路的技术革新。随着集成电路制作技术的进步,集成电路又向高密度集成化发展。现在,数平方毫米的小片上,已能集成5万个元件,集成100万个元件以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亦已出现。集成密度已逐年增加,其中除微细加工技  相似文献   
518.
反射激波作用下两种重气柱界面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平方形激波管中对两种无膜重气柱界面(分别是SF6和氩气)在反射激波作用下的不稳定性发展进行了实验研究。气柱界面采用射流技术形成,实验采用连续激光片光源照射流场,乙二醇作为示踪粒子,并用高速摄像机对流场进行拍摄,获得了入射激波以及反射激波共同作用下,两种不同气柱界面的演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气柱的Atwood数不同,界面演化速率不同,反射激波到达前后的界面形态不同。SF6气柱在入射激波作用下会产生两个比较明显的反向的涡环结构,而氩气柱界面上由于产生的涡量较少,涡环结构并不明显。在反射激波作用下,SF6气柱界面会出现明显的次级涡对,而且次级涡对的旋转方向与初始涡环结构的旋转方向相反。对于氩气柱而言,在反射激波作用下虽然也产生了与初始涡环方向相反的次级涡对,但次级涡对始终未充分发展。这是因为反射激波作用时氩气柱界面的Atwood数较小导致氩气柱界面上产生的反向涡量较少。实验结果充分表明了气体Atwood数对界面不稳定性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19.
针对国内大多数航空企业中存在的质量管理体系与适航设计保证系统关系的困惑,阐述了两者的概念、目的、范围、文件体系、关注重点内容,通过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给出了航空企业在现有质量管理体系下构建适航设计保证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520.
司锐  成吟  李媛  余波 《西南航空》2012,(3):92-95
2012年是壬辰龙年。龙,是十二生肖之一。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十二生肖的传说轩辕黄帝时已有,而用于纪年至少在南北朝时期才开始。用十二生肖纪年,是受北方游牧民族以动物纪年的影响。《唐书》中记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