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39篇
航空   359篇
航天技术   77篇
综合类   48篇
航天   20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41.
基于PSO算法的舰载机舰面布放调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维超  韩维  史玮韦 《航空学报》2012,33(11):2048-2056
基于智能粒子群(PSO)算法对戴高乐航母舰载机舰面布放调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舰载机舰面布放调度的必备条件,包括设置舰面战位;测量计算舰载机由各个停机战位分别到2个准备战位的近似移动距离;分析了舰载机正常的出动流程;设计了不同数量舰载机的出动时间计算公式等。其次,将舰载机舰面布放调度问题转换为带有约束条件的多目标函数求最小解问题,并给出了数学模型。再次,分析PSO算法本身的特点、优点,给出其用于解决舰载机舰面布放调度问题的可行性,并具体分析了解决思路。最后,通过编制程序对该解决方法予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SO算法的舰载机舰面布放调度问题解决方法是可行的,与实际要求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2.
相比传统的预定目标选择方法,基于编队形状的反舰导弹预定目标选择方法是一类新方法。为了便于进一步研究具体算法,需要研究基于编队形状的反舰导弹预定目标选择模型的特点。该类方法的实质是将目标选择问题转化为点集匹配问题,因而文章从点集的信息来源、点集之间的变换关系、点集之间的映射关系、点集之间的距离函数等方面分析了模型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将基于编队形状的反舰导弹预定目标选择算法分为2类:即基于迭代收敛的预定目标选择算法和基于变换位置集合的预定目标选择算法。  相似文献   
143.
采用接触式探针和粒子图象测速技术(PIV)对导叶式离心泵径向导叶内流场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圆柱形微型三孔探针测试结果对5种流量下导叶的压力恢复能力进行了评估,测孔位置覆盖了导叶进出口截面和主线截面。压力恢复系数的理论值和试验值表明当流量大于导叶设计流量时导叶内产生了较大的静压损失。2C/2D PIV 可视化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流量下导叶叶片压力面发生了流动分离。设计了不同参数组合的涡流发生器来对流动分离现象进行控制,试验研究了6种方案对模型泵大流量工况下性能的影响,获得一组最佳方案,并分析了采用该方案后导叶内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144.
为满足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2.4m跨声速风洞流场品质改进的需要,有必要建立一个高效的风洞流场控制模型作为控制器设计的验证平台。由于难以建立精确的空气动力学模型,且2.4m 跨声速风洞长期运行积累了大量的试验运行数据的实际,数据建模成为建模方法的首选。在硬件上,建立了基于反射内存技术的流场控制仿真系统,以获取现场采集的数据。建模方法采用数据建模方式,主要是利用系统辨识理论,将整个系统看成是一个“黑箱”,利用现场采集的数据来确定系统的参数和输入输出间的映射关系。采用以非线性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Model with Exogenous Inputs,NARMAX)作为风洞系统的数据模型,应用互信息法、曲线拟合法和伪最近邻点法分别确定了模型中采样间隔、时间滞后以及阶次3个参数。对比了最小二乘线性回归、BP 神经网络以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3种方法对模型的拟合效果,确立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作为最终的拟合方法。为了提高仿真的精度,根据风洞运行的特点,将其整个过程划分为冲压、启动和调节3个阶段,分别建立了各个阶段的子模型。由于风洞系统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并且延迟和阶次较大,采用了基于信息熵的数据压缩方法,实现了简化子模型规模的目的。最后,采用多模型融合的方法将各个阶段的子模型通过加权的方法来完成融合,从而构建起整个风洞系统的模型。稳定段总压和驻室静压分别通过所建模型得到,最后通过马赫数的计算公式得到试验段马赫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在运行包络线范围内的试验工况下,总压预测精度达到0.1%、马赫数预测精度基本达到0.001,达到了研究的目的。该项工作的开展较为系统地建立了暂冲式风洞的流场控制模型,建立的模型将为下一阶段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控制器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5.
目前,电推力器中复杂电场的三维泊松方程求解仍存在速度偏慢、并行性欠佳等缺陷。通过分解三维求解区域,针对复杂电场提出一种超松弛并行迭代算法。将求解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块,利用超松弛迭代格式构造出若干分组显式格式,分别给出不同迭代步数下的求解方程以进行并行计算。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时间至少缩短一半以上,该P SOR方法较传统迭代格式在快速性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对电推进领域的数值仿真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6.
正空间碎片是人类探索和利用空间所产生的废弃物,随着世界航天发射活动的日益增多,空间碎片总数也与日俱增。数量庞大的空间碎片对航天器的在轨安全运行,以及人类的空间资源开发活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空间碎片的严重问题,并且达成了共识—空间碎片减缓必须由所有国家(机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由此形成国际机制,编制了一系列关于空间碎片减缓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旨在维护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空间碎片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7.
FL-9风洞是"十五"国家批准建设的大型航空科研基础设施,模型架车是其核心设备。以该风洞模型架车开发研制为背景,运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构建了虚拟设计制造平台,此平台具备网络系统支持下的设备三维数字化设计、计算机辅助分析、工艺设计、可视化及三维交互等功能;并建立了设计制造信息化体系,实现了设计制造全过程信息分类代码的规范和统一。基于此平台开发的模型架车经2年的研制已全面建成并试车成功。  相似文献   
148.
意大利第4颗“宇宙-地中海”卫星升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1月6日,意大利国防部用美国德尔他-2运载火箭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4颗"宇宙-地中海",即"宇宙-地中海"-4(Cosmo-SkyMed-4,又译地中海盆地观测小卫星星座-4)军民两用雷达成像卫星,这也是意大利国防部拟组建的第一代成像侦察卫星星座的最后1颗。此前,意大利已先后用德尔他-2火箭于2007年6月、2007年12月和2008年10月发射了3颗"宇宙-地中海"卫星,它们均部署于距地约620km的太阳同步圆轨道。按照计划,"宇宙-地中海"-4卫星也部署在相同的轨道面上。"宇宙-地中海"星座用于全球观测,特别是观测地中海国家。它主要用于监视领土,分析自然灾害影响,监视评估海岸线侵蚀、海/河污染、农业林业资源和城市建筑,绘制以米为计量单位的地图,保证领土安全和战略防御。  相似文献   
149.
林云  司锡才 《宇航学报》2010,31(10):2381-2387
在分析目标运动对频率步进信号一维距离像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频率步进信号,即参差脉冲重复间隔频率步进信号,研究了这种信号的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频率步进信号相比,参差脉冲重复间隔频率步进信号的多普勒性能有了很明显的改善,一维距离像不会随目标的运动而产生失真。另外,根据参差脉冲重复间隔频率步进信号的特点,提出了利用距离微分法实现速度粗补偿和利用脉组误差函数法实现速度精补偿的方法和步骤,仿真结果证明,这两种方法是有效、稳健、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0.
设计了机加结构中介机匣试验件,解决了含支板复杂结构中介机匣流路面及支板型面机加难以实现的问题。进行了机加结构中介机匣性能试验,对比试验结果与理论设计数据,校核试验与设计的符合性,为准确验证中介机匣的气动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