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19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球形模的试验方法,研究了2195铝锂合金的不同状态对材料可旋性的影响,测试了材料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极限变薄率。试验结果表明只有在保证壁厚一定的负偏离率情况下,2195铝锂合金板材才能得到最大的极限变薄率;经固溶水淬处理的2195铝锂合金板材的最大极限变薄率为55%左右,经固溶空冷处理的2195铝锂合金板材的极限变薄率大约只有42%,而经T8处理的2195铝锂合金板材则根本不能进行旋压。  相似文献   
22.
基于双谱相位算法的无人机图像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的定位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如GPS导航或者捷联惯导,所以借助图像匹配技术实现无人机导航定位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双谱中只提取相位信息,形成基于相位谱的算法,能很好地抑制不均匀的光照度变化等。首先以对数-极坐标方式进行相位谱的采样处理,然后由相位相关算法获取尺寸和旋转校正值。校正之后,再由相位相关算法进行2幅图像之间的平移配准。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不仅有很高的配准精度,而且有很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23.
多机器人协同定位与路径规划是协同侦察、作战等场景中的首要问题,其难点在于如何在未知环境下完成自主定位。提出了将多机器人同步定位与构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系统应用于室内环境,,以解决此问题。针对机器人定位存在的相关定位误差,采用了增加惯性测量单元的方法,以进行修正。为解决单个机器人在构建地图时速度较慢的问题,将基于坐标变换的方法用于多机器人的地图融合。此外,基于冲突检测和冲突规避思想,对多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将其部署在了多机器人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机器人协作进行环境探测,在确保全局地图信息完备的同时,可以提高构图效率。基于冲突规避的多机路径规划方法,可以为机器人个体规划出无碰撞路径,机器人可以根据该路径到达目标位置。  相似文献   
24.
反舰导弹维修费用偏最小二乘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数估算法能够将影响维修费用的各种客观因素综合考虑,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反舰导弹维修费用进行科学地直接估算。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在处理样本容量小、自变量多、变量间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综合分析了影响反舰导弹维修费用的各种因素,建立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费用估算模型,设计了精度评定方法。通过实例计算验证,该方法建立的模型拟合度好,变量累计解释能力强,估算误差在5%内。  相似文献   
25.
太赫兹天馈与波束调控元件用于实现太赫兹信号的汇聚、功率分配、频率选择以及波形调整等功能,是太赫兹应用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已经广泛应用于射电天文、遥感与深空探测、雷达与成像、无线通信等领域。重点阐述了太赫兹反射面天线、太赫兹透镜、太赫兹分束器、分频器和匀束器等波束调控元件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现状,并对太赫兹天馈与波束调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朱虹  孙青林  邬婉楠  孙明玮  陈增强 《航空学报》2019,40(6):122593-122593
前缘切口以及后缘下偏是影响伞衣气动力计算的关键因素。为实现伞翼无人机(UAV)的精确控制,从提高翼伞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精度入手,在升力线理论的基础上,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综合考虑前缘切口以及后缘下偏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切口尺寸模型的升力、阻力系数。利用最小二乘法辨识了升力、阻力系数与迎角、切口尺寸以及下偏量的关系,实现了翼伞气动力的精确计算,改进了伞翼无人机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对改进的动力学模型进行轨迹跟踪控制的仿真,通过与空投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改进翼伞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的准确性,对于伞翼无人机的仿真和控制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歼击机中供氧系统内的氧气气压调节系统(氧调器系统)对飞行员的飞行质量至关重要。但是氧调器系统易受飞行环境和飞行员呼吸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氧调器所用阀门大多含有死区,会给控制系统带来稳态误差,导致控制难度增大,一般的控制策略难以兼顾补偿较大死区和抗扰两个条件。针对此问题,建立了基于音圈电机驱动阀的氧调器系统模型,并针对模型死区特性采用了死区补偿和双限幅模块,设计了基于死区补偿的平稳切换自抗扰控制策略。仿真及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同一套控制参数,可以使氧气面罩内压强在各个呼吸频率时有效,并快速地控制在呼吸阻力容许界限以内;并且其呼吸阻力低于将死区看作扰动的一般自抗扰控制(ADRC)。同时,验证了此策略的鲁棒性和抗扰性。  相似文献   
28.
微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放电过程和性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平板烧蚀型微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μ PPT),开展了放电过程研究和性能表征。根据放电过程的电学测量和等离子体区域的发光行为分析,研究了μ PPT的基本放电特点和放电形态演变。从空间分布看,μ PPT放电空间可分为3个区域(阴极区、弧柱区和阳极区),随着放电间隙的减少,阳极区逐渐消失。从时间分布看,μ PPT放电是由多个幅度不同的脉冲放电构成,放电回路和放电间隙的阻抗分布决定放电脉冲的数量,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单脉冲放电。根据μ PPT等离子体区的电流片模型,估算了μ PPT元冲量和推力等基本性能参数。结果表明,放电间隙和烧蚀量对μ PPT性能参数有重要的影响,相同脉冲放电能量时,放电间隙越大,元冲量越大,烧蚀量也越大,导致比冲越小。放电时空形态是影响μ PPT的元冲量和比冲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展放电回路和放电间隙的阻抗优化研究是提高μ PPT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9.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当前通信和计算机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体系结构和特点,对传感器网络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最后给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0.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单一的民航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发展的关键阶段。相关研究表明,国产运行控制系统建设是智慧民航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或主导研制国际标准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和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形式。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和战略指导者,政府在产品和标准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