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33篇
航天技术   98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1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美国航天飞机航天服是目前最先进的出舱活动航天服之一,由14层组成,现也用于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82.
一种基于WGS-84地球面模型的卫星测时差定位算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使用三星组成卫星簇对地面辐射源定位的问题,提出使用WGS—84地球椭球模型作为精确定位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为解决非线性求解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球面迭代格式的迭代定位算法;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研究表明,当高程假设的误差在一定范围内时,该定位模型具有较好的性能;球面迭代算法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83.
童话中,心胸狭隘的王后拥有一面魔镜,能够分辨美丑。只要王后问一句“小小镜子墙上挂,天下谁人最美丽”,魔镜就马上会忠实地告诉她答案,不管王后是否乐意,它都从不撒谎。假如我们也拥有这样一面魔镜,我们问它“小小镜子墙上挂,深空谁人最美丽”的话,它又会如何回答呢?  相似文献   
84.
基于航天员地面单人便携训练、多人协同操作训练、空间在轨操作辅助支持以及远程协同支持等工程任务需要,开展混合现实训练与支持技术研究。设计了航天员混合现实训练与支持的工程实现总体技术框架,针对航天员地面训练环境、在轨任务环境以及远程支持环境等特殊因素,对混合现实头盔头部位姿实时估计技术、多人协同操作技术以及远程支持场景匹配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试验验证和航天员体验表明,技术方法有效、用户体验良好,满足空间站航天员地面与长期在轨典型性训练和支持任务需求,提高了训练支持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5.
正2017年5月8日上午,"叶培建星"命名仪式暨小行星探测学术报告会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叶培建星"国际编号为456677,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7年9月11日发现。为了表彰我国著名航天专家叶培建院士为推动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及空间科学快速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2016年6月紫金山天文台推荐命名"叶培建星",2017年1月12日获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自此,"叶培建星"正式镶嵌进太空星辰,  相似文献   
86.
中国载人航天CMS 1 1 宏伟的空间大厦 2013年,我国天宫-1与神舟-10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全面进入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阶段.我国下一步将研制和发射天宫-2空间实验室和货运飞船,最终将在2020年左右建成我国第一座空间站. 犹如空间大厦的空间站也可称为航天母舰、宇宙城堡,是一种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居住和工作的大型航天器,于20世纪70年代问世.其主要特点是体积大、寿命长、功能强,可长期有人照料,大规模开发太空资源;但它不能天地往返,需用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等天地往返运输器把人和货物送上去或接回.  相似文献   
87.
基于混合人工鱼群算法的传感器网络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感器网络节点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合人工鱼群算法.该算法在人工鱼群算法优化的末段引入模式搜索法,以人工鱼搜索到的最优解作为模式搜索法的初始解,利用模式搜索法的单调搜索特性,将解引向全局极值.新算法保留了人工鱼群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寻优速度快的特点,使寻优精度得到了提高.仿真实验表明:混合人工鱼群算法能够有效地优化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提高覆盖率.  相似文献   
88.
随着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及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空间信息应用与服务已逐渐成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6年6月20日,为了推动我国商业卫星在各行业领域和大众信息消费的广泛应用,提升我国卫星应用的产能效益以及政府应用,提高政府科技决策和管理水平,提升遥感、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我国的体系化应用水平,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整合集团内部商业航天卫星应用优质资源,依托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所属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组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空间数据服务中心(简称空间数据服务中心),面向政府、行业部委、大众应用、国际市场等提供数据服务及空间信息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89.
东方星 《国际太空》2014,(12):77-77
为了推进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技术的发展,提升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军工核心能力,中国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技术协会于2014年11月27—28日在北京举办"第五届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技术发展战略高层论坛"。  相似文献   
90.
2016年8月6日,我国用长征-3B火箭成功发射了天通-1的01星。该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的我国首颗大容量地球同步轨道移动通信卫星,技术指标与能力水平达到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卫星水平。它可为中国国土及周边海域的各类手持和小型移动终端提供话音和数据通信覆盖,填补了我国在卫星移动通信领域的空白,将在个人应用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使我国进入卫星移动通信的手机时代,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